当前位置: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美专家访问海洋局 双方签署极区海洋研究备忘录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8月4日   来源:海洋局网站

    应国家海洋局邀请,中美合作“南北极海区海气二氧化碳交换通量走航观测和研究”项目的两名美方专家,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NOAA)理察德·万令科夫博士和美国乔治亚大学蔡卫君教授,在拜访了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和参观了中国极地考察破冰船——“雪龙”船,与我方讨论了美方提供的海气二氧化碳分压走航观测系统在“雪龙”船上的安装事宜后,于7月31日~8月3日访问了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美方两名专家访问海洋三所期间,分别就有关海气二氧化碳通量研究进展作了学术报告,与国家海洋局海洋—大气化学与全球变化重点实验室主任陈立奇研究员讨论了双方落实极区海洋碳循环合作研究事宜,签署了《中美极区海洋碳循环合作研究备忘录》,参加了海洋三所聘任他们和美国密西西比州立大学郭劳动博士为海洋三所客座研究员的聘任仪式,并参观了海洋三所部分实验室。

    南北极海区海气二氧化碳交换通量走航观测和研究合作项目,是2002年国家海洋局极地办与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北极研究办公室在青岛签订的。双方商定利用中国“雪龙”号极地破冰船,装备美方先进的“海气二氧化碳分压走航观测系统”,开展南北极海洋碳循环合作研究。该项目获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和中国国家海洋局的批准和支持,并分别获得了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和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在双方努力下,项目进展顺利。

    《备忘录》就中方根据美方安装设备的需要,改进“雪龙”船的设备安装平台,使之适合“海气二氧化碳观测系统”的安装及走航观测;双方开展科技人员互访,加强在碳循环研究信息和人员上的交流;中方聘任美方科学家为国家海洋局海洋—大气化学与全球变化重点实验室兼职客座研究员,共同培养研究生和定期来所讲学;双方开展合作项目所获取的数据共享,未经对方许可不能向第三方转让;双方轮流召开工作研讨会,总结和改进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开展学术交流,确保合作项目顺利进行和完成的质量等方面,作了更详细具体的规定,对于加深双方在该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培养青年科技人才,增强人们对海洋—大气化学与全球变化相互关系的了解与认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海洋报 林岳夫)

 
 
 相关链接
· 国家海洋局在我国北海区成立第二支海上执法队伍
· 国家海洋局全面启动2006年水体环境调查工作
· 国家海洋局面向全社会支持和极地有关的研究项目
· 国家海洋局召开首次海洋系统治理商业贿赂会议
· 国家海洋局2006年拟录用公务员人选公示
· 国家海洋局制定下发《2006年海域管理工作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