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上午,湖南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湖南省教育厅举行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颁布实施十周年座谈会。省人大副主任唐之享、副省长许云昭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王刚主持会议。
唐之享充分肯定了《职业教育法》颁布实施十周年来湖南省职业教育事业取得的成就。他说,进一步促进湖南省职业教育大发展,就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要多渠道增加职业教育经费投入,要深化职业技术院校办学体制、人才培养模式和运行机制改革,要建立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要完善发展职业教育的相关政策法规和督导。
唐之享强调,要旗帜鲜明地反对职业教育产业化,政府一定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湖南将制定职业院校学生生均经费标准,力争明年实施,经过五年努力逐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要制定职业院校教职工编制标准,“十一五”期间,我省中等职业学校师生比要调整到1:16,高等职业院校师生比要调整到1:14。
许云昭在讲话中指出,职业教育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据预测,“十一五”期间,全省适龄人口中,需要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人数约为140万,接受高职教育的人数约为75万人,初中后、高中后直接进入工作岗位的约为225万人。以上数据表明我省职业教育具有旺盛的需求。他说,到2010年,中等职业教育年招生规模保持在30万人以上,与普通高中规模大体相当,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占高等教育招生规模一半以上。
据了解,自1996年《职业教育法》颁布实施十年来,湖南省职业教育取得很大发展,中职招生数由1996年23.5万人增加到2005年的35.3万人,高于全国平均值2.8个百分点。2005年,高职教育招生14万人,占高等教育招生人数的55.8%。1996-2005年,全省中职为社会输送164.97万名毕业生,2000-2005年,高职为社会输送10.2万名毕业生,为湖南的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目前湖南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有59所,中等职校有636所,乡镇农校有1870所。
但发展职业教育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主要是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不到位,经费投入不够,就业准入制度执行困难,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程度不够,教师特别是“双师型”教师匮乏。今天的座谈会上,与会代表就上述情况和问题展开讨论,提出了相应对策,包括强化政府职能,加强统筹;政府主导,建立职校贫困生救助机制;逐步强化就业准入;实施教师素质提升计划;优化职业教育办学环境等。
省人大常委张作功、省教育厅厅长张放平、省劳动厅副厅长刘正华等在会上发言,中国南车集团、中联重科、长沙市教育局、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等介绍了发展职业教育和根据企业发展引入技术人才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