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农业部引进国际先进农业技术计划项目全面启动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8月21日   来源:农业部网站

     8月20日,本网记者从农业部在京召开的引进国际先进农业技术计划(“948”计划)“十一五”启动会上获悉:“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每年将投资2亿元,继续执行“948”计划。农业技术引进的原则是,以提高农林产品开发能力和水利装备开发能力的技术为主,以提高农业资源综合利用能力的技术为主,以提高农业技术系统创新能力的相关技术为主,以提高农业安全防范和生态建设能力的相关技术为主,以促进结构调整和农业、林业及水利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技术为主。同时,注重加强与国外的合作研究和交流,掌握世界先进农业科技最新动态,及时引进农业科研成果。

  据了解,农业部“948”项目规划将以农产品为链条,在行业领域上覆盖了种植业、畜牧、兽医、渔业、农机、农垦等五大行业;在产品类别上涉及小麦、水稻、玉米、大豆、油菜等五大粮油作物和猪、奶牛、肉牛、羊、鸡等六大畜禽品种,同时兼顾果品、蔬菜、棉花、甘蔗、茶叶、芝麻、花生、向日葵、甘薯等40种农产品的加工技术,以及资源环境、分子育种、生物防治、农业信息化、保护性耕作等高新平台技术。总体目标是,通过3—5年的连续滚动支持,将引进技术集成国内现有研发基础和产业基地建设基础进行创新与示范推广,搭建起适合我国国情的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农产品技术创新体系,推动我国主要农产品生产和加工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并为未来10—20年我国农业和农业科技发展奠定基础。具体目标是,到“十一五”末,建成兼具各种性状的主要粮油作物遗传育种平台,形成种畜禽国家级和区域性的繁育供种体系框架,使我国主要经济类农产品的生产水平和加工能力进入世界前列,高新技术领域研究跟上国际先进步伐并与发达国家建立紧密型合作关系。同时,将通过项目引导和带动,到“十一五”末,建立起4050种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平台、国际合作交流平台、全国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协作网络,以及建立起4050种农产品和15类高新技术研发人才梯队。

  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引进开发处处长刘艳告诉记者,为提高财政项目的实施效果和资金效率,结合农业科研项目投资周期长、公益性突出的实际特点和农业科技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农业部在项目管理方式上将采取重大变革和创新,对重大项目全部采用“指定申报、滚动管理”的运行机制,并且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由其整合集成国内现有优势的科研力量,形成农科教、产学研协作攻关的科研梯队,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逐步解决农业各产业发展中的技术瓶颈问题,实现技术升级和产业进步的总体目标。

  会议期间,来自全国的63个重点滚动项目的首席专家正式签署了2006年度项目协议。(梁宝忠)

危朝安:构建起保证我国农业科技引进与创新的长效机制

    8月20—21日,农业部在京召开引进国际先进农业技术计划“十一五”启动会,总结和交流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学技术暨“948”项目工作,研究部署“十一五”农业引进技术工作的重点任务。

  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在讲话时说,“九五”和“十五”期间,中央财政总计对农业部投资近10亿元,从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引进农业高新技术和适用技术2000多项、品种资源2万多份、育种材料50多万份,通过消化吸收和创新推广,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农业科技整体水平和农业生产能力的提高,为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扭转了我国农业技术相对落后和储备不足的局面,促进了农业科技的跨越式发展,为全面达到或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

  危朝安指出,当前,我国正处于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一方面要继续加大对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紧密与国内自主创新相结合,不断提高我国农业科技的整体水平,另一方面要继续不断探索新的农业科技引进与创新运行方式,构建起保证我国农业科技引进与创新的长效机制。

  危朝安强调,“十一五”期间,在执行“948”计划项目过程中,首先要时刻关注产业发展需求,及时将产业问题纳入项目中并为产业发展提供决策咨询。希望项目首席专家在立足本领域研发的基础上,将产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纳入到项目内容中予以研发解决,提供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产业的持续发展不断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农业部也将通过“948”项目及其他科技项目对各个产业研发和各位专家的工作给予稳定连续的支持。其次要以引进技术为核心,集成上中下游多项技术,形成产业技术链条。希望首席专家以引进技术为龙头,集成上游“973”、“863”、国家攻关等形成的关键技术,在产业内部形成研究、开发、示范推广与管理各环节有机结合、各司其职、相互促进的技术链条。同时,通过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与国内技术的广泛收集与分析,搭建各类农产品的技术平台,促进与农产品市场发展相适应的技术创新体系的形成,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科技发展道路。第三要加强与涉农企业的合作,为企业创新提供技术力量。农业部将以政府科技计划项目为纽带,支持企业和科研单位共同承担项目,联合建立中试基地。希望科学家与企业家在不断合作过程中形成利益联结机制,逐步促进企业与科研单位形成共生共荣的利益关系,最终实现技术研发为主的科研单位成为企业技术创新和研发机构。同时通过支持企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平台建设等方式,在每个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领域扶持3—5个龙头企业,带领本产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第四要为产业持续发展培养人才,带出一支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农业科研队伍。一方面,可以通过项目派出优秀的青年学者到国外同领域的研究机构学习和培训,或者聘请国外优秀专家到国内举办培训班,让更多的青年科技人员受益,另一方面,通过项目,让广大青年学者到我国不同区域了解国情,了解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了解农民切实的需求,加强他们在中国国情下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逐步培养出一大批具有真才实学、勤奋敬业、带动能力强、紧跟世界农业科技发展前沿的中青年农业专家,建立起产业发展的技术人才梯队。(梁宝忠)

 
 
 相关链接
· “十一五”我国将每年投资1.1亿元引进农业技术
· 大力推广机械化旱作农业技术
· 中国援助利比里亚农业技术培训班毕业典礼举行
· 农业部门着力构建多元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 加大农业技术推广力度
· “生态农业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通过科技部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