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我国白垩纪大陆科学钻探工程"松科1井"开始实施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8月21日   来源:国土资源部网站

    8月19日,在距黑龙江省大庆市100多公里外的松科1井现场,随着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中国委员会主席孟宪来的一声宣布,旨在探究距今6500万年至1.4亿年间地球温室气候变化、有望为大庆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研究基础的中国白垩纪大陆科探井开钻了。来自国土资源部、教育部、中科院、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中国委员会、中国石油集团总公司等部门和单位的100多名专家、技术人员和钻井工人参加了开钻典礼。

    孟宪来在讲话中说,松科1井的实施,标志着我国大陆科学钻探工作又迈出了新的重大步伐。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中国委员会将进一步发挥团结、组织会员单位和会员的优势,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松科1井的组织实施工作。广大地质工作者应立足岗位,找准切入点,积极参与,发挥水平,努力推动我国大陆科学钻探工作上台阶、上水平。

    白垩纪是地球最典型的温室气候时代。地质和生物历史上的许多重大精彩事件就在此间发生。地球气候的重大演变、无机与有机世界的重要起源都可以从这个时期找到意味深长的线索。松科1井是全球在陆地上实施的第一口陆相白垩纪科学钻探井。松辽盆地是世界上最大的白垩纪湖盆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石油工业基地——大庆油田所在地。在过去的40年里,虽然国际科学界已经在深海和陆地实施几十口针对白垩纪的海相科学钻探计划,但是针对陆相沉积的科学钻探仍是空白。

    松科1井是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白垩纪地球表层系统重大地质事件与温室气候变化》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该项目的首席科学家、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王成善介绍,该科学钻采用“一井双孔”方案,计划用一年的时间,连续取心2600余米,建立在全球范围内可对比的、高分辨率的陆相白垩纪综合剖面。同时要对相关的基础地质和油气地质中的重大问题进行解析。

    这是继中国大陆科学钻探计划的东海科钻一井、青海湖环境科钻井之后在我国大陆上实施的第三个重大科学钻探工程。工程由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共同组织实施,大庆油田勘探分公司和国土资源部勘探技术研究所承担施工。美、德、加、日、奥等10多国科学家将和我国科学家共同参与进行钻孔岩心的合作研究。

    松科1井将采用世界最先进的钻井、测井技术,建立包括岩石地层、古生物、沉积相、古地磁、有机地化、旋回地层和地微生物在内的十大剖面系列;在古气候重建、白垩纪重大地质事件描述、陆相沉积响应、大规模烃源岩形成、生物群更替、温室气候变化等六大世界前沿科学领域进行突破性研究。同时,为了确保能够完整地再现古环境,工程还确立了无污染、连续取心,岩心收获率要达到98%以上的工程目标。

    大庆油田公司副总经理冯志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大庆长期以来一直在努力以“大庆底下找大庆、大庆外围找大庆”来实现“百年大庆”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并且已经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果。在实践中他们深深地体会到,大庆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有科技创新的支撑。大庆积极参与松科1井项目,就是希望通过这口科学钻井,对松辽盆地的地层事件有更深入的理解,在地质理论上有更新的认识,而这恰恰是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出现重大突破的基础。(赵凡)

 
 
 相关链接
·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至2000米深处
·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取得重要成果 曾培炎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