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农业部公布上半年农资打假专项行动查处典型案例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8月23日   来源:农业部网站

    上半年,全国农业系统积极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会同公安等部门依法查处了一批假劣农资大要案件。据统计,上半年共立案查处各类假劣农资违法案件26862件,其中案值5万元以上的大要案77起,捣毁农资制假售假窝点1033个,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8.53亿元。为震慑不法分子,净化农资市场,保障秋冬种农业生产和农资使用安全,维护农民权益,农业部向社会公布上半年全国农业系统依法查处的10起较大假劣农资违法典型案例。望农资经营企业以此为戒,增强依法经营意识,共同推动农资市场秩序持续好转。

    1.河北省保定市万籽良公司经营假玉米种子案。2006年3月,河北省保定市农业局会同工商、公安等部门查处了保定市万籽良公司经营假玉米种子案。现场共查获大包装玉米种子9.5万公斤。其中,假“郑单958”玉米种子6.5万公斤,假“沈单16”玉米种子3万公斤。保定市农业局依法作出没收自包 “郑单958”玉米种子6.5万公斤、“沈单16”玉米种子3万公斤,罚款2万元、吊销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处罚决定,并建议工商部门吊销其营业执照。保定市公安局依法拘留了该公司经理王某。此案目前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2.湖南省宁远县种子公司无证生产和经营杂交水稻种子案。2006年5月,湖南省宁远县农业局查处了该县种子公司无证生产和经营杂交水稻种子案。经查,该公司无证生产经营金优527和207系列杂交水稻种子,共计14382公斤。宁远县农业局依法责令该公司停止无证生产和经营行为;没收违法所得56996.6元;没收杂交水稻种子14382公斤,并作转商处理;罚款6万元。

    3.山西省襄汾县科峰化工有限公司无证生产农药案。2006年6月,农业部、山西省农业厅及临汾市农业、公安部门联合查处了山西省襄汾县科峰化工有限公司无证生产“五氯硝基苯”农药案。经查,该公司无证生产“五氯硝基苯”农药原药,2004、2005年先后被当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罚后仍然进行非法生产。执法人员共查获了“五氯硝基苯”原粉3.3吨,原料35.9吨。有关部门依法没收了原材料和产品,拆除了生产设备,并当场拘留1人。目前,公安机关正在抓捕其余外逃当事人。

    4.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安庆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经销无农药登记证、劣质农药产品案。2006年5月,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农委查处了安庆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经销无农药登记证、劣质农药产品案。经查,安庆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经销的水稻苗床营养剂无农药登记证、有效成分含量不足、且产品说明书存在虚假宣传内容;该公司共购进76.9吨,已销售33.75吨,造成500多公顷水田苗床发病,出现死苗。此案已于6月6日移交当地公安机关处理。

    5.河南省许昌市查处许昌县蒋李集镇农药制假窝点案。2006年4月,在公安和新闻部门的配合下,许昌市农业局查处了许昌县蒋李集镇农药制假窝点案。共查获成品农药11种,共计1456件;农药原药117桶;农药标签153种,玻璃瓶5000包,各种包装纸箱1000个;以及私章、其他企业证照复印件等大量物品。许昌市农业局已将此案移交当地公安部门。

    6.湖北省阳新县鸿发化工有限公司无证生产经营高毒农药案。2006年3月,农业部、湖北省农业厅、黄石市和阳新县农业及公安部门联合查处了湖北省阳新县鸿发化工有限公司超范围非法生产经营高毒农药案。经查,该公司无证生产“噻二唑酮”和“93.9%杀扑磷原药”等产品。阳新县农业和公安部门依法给予处罚,并将其设备拆毁。

    7.北京施特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假冒农药登记证、生产假农药并擅自修改标签内容案。2006年3月,农业部、北京市农业局及通州区农委联合查处了北京施特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假冒农药登记证、生产劣质农药并擅自修改标签内容案。经查,该公司假冒农药登记证号、生产假农药,并存在擅自修改标签内容行为。通州区农委依法没收了查获的假劣产品,处15万元罚款,并将其列入重点监管对象名单,限期进行整改。

    8.浙江省象山县高塘岛乡王某销售假劣复合肥料案。2006年4月,浙江省象山县农林局查处了该县高塘岛乡王某销售假劣复合肥料案。王某销售的复合肥无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标签未注明生产日期等内容。经检测,该产品有效成分含量只有14.2%,远低于30%的标明值,属劣质肥料,涉案金额17万元。该案已移交公安机关。

    9.广西桂林市百事达生物肥料厂擅自修改标签内容案。2006年3月,广西区桂林市农业局查处了百事达生物肥料厂擅自修改标签内容案。该厂生产的“百事达生物肥”标签标注总养分含量与登记标准不一致,且未注明生产企业名称。共查获库存肥料产品300吨,货值54万元。桂林市农业局依法作出警告和罚款,并责令限期整改。

    10.湖南省湘潭县非法销售使用瘦肉精案。2006年6月,湖南省湘潭县畜牧局查处了生猪养殖户非法使用瘦肉精案。经检测,13个生猪养殖户养殖的生猪尿液样品瘦肉精呈阳性。目前,湘潭县畜牧局已将此案移交公安机关处理,现已批捕违法销售、使用瘦肉精的犯罪分子8人,其中刑拘6人,在逃2人。处罚其他违法养殖户和追查瘦肉精源头的工作仍在进行中。

    经过各地农业部门的共同努力,上半年主要农资产品质量继续保持在较高水平,农资市场秩序进一步好转,农民投诉举报居高不下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据全国消协统计,上半年农资消费投诉同比下降23.9%。秋播在即,下一步农业部门将继续加强与公安等部门的合作,进一步加大假劣农资案件查处力度,加强涉嫌犯罪案件移送工作,集中力量查处和曝光一批重大案件,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坑农害农行为,坚决维护农民利益,推动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深入开展,为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环境。

 
 
 相关链接
· 上半年农资打假行动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8.53亿元
· 甘肃省开展农资专项打假工作 保护农民根本利益
· 一季度农资打假专项治理成效显著挽回损失3.02亿
· 广西开展农资打假专项行动 查处违法案件151起
· 北京市多部门联合行动展开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
· 河北省农业厅将开展大规模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