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日上午,北京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召开第二次会议,传达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精神,部署全面加强北京市应急体系建设和应急管理工作。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市应急委主任王岐山强调,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要求,不断加强北京应急体系建设,完善应急预案。做好首都工作要时刻防患于未然,把应急体系建设工作落实落实再落实。
会上,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市应急委副主任翟鸿祥传达了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了去年以来的本市应急管理工作,并结合国务院要求,对下一步应急管理工作作了全面部署。北京市政府秘书长刘晓晨作了《北京市“十一五”期间城市减灾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编制情况说明。会议审议通过了该项规划,并向北京市应急委专家顾问组成员、四位权威专家闪淳昌、王昂生、薛澜、刘铁民颁发聘书。闪淳昌代表专家顾问组发了言。
王岐山在讲话中说,要认真贯彻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精神,切实从思想、组织、体制机制和行动上落实中央要求,大力增强应对风险和突发事件能力,经常性地做好应对风险和突发事件的思想准备、预案准备、机制准备和工作准备。王岐山指出,首都无小事,当前,我们正处于战略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又面临体制转换的艰巨任务,新问题层出不穷。因此必须要时刻防患于未然。应对城市公共突发事件,政府是责任主体。要在前一阶段工作基础上总结经验,不断丰富和完善应急预案,培训应急队伍,健全应急机制。要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体制优势,不断提高首都意识、责任意识。要善于见微知著,发现苗头,及时处置。要职责明确、落实责任。王岐山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主体是广大市民。要广泛宣传安全知识、自救与救人知识,并将其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中小学教学课程。要通过经常性的教育,提高市民的防范意识。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安全是第一前提。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确保首都安全稳定。
北京市及有关方面领导蔡赴朝、孙政才、牛有成、陆昊、杨德安出席。(记者 徐飞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