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气象局副局长郑国光到海南省气象局检查指导工作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9月3日   来源:气象局网站

    9月2日,中国气象局副局长郑国光一行4人到海南省气象局检查指导工作,听取了吴岩峻局长关于海南省气象局工作概况、落实“十一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和贯彻国务院3号文件等情况的汇报。郑国光副局长对海南省气象局近几年来的工作给与充分肯定。

    郑国光说,近几年来,海南省气象局在海南省委省政府和中国气象局的领导下,各项工作均取得显著成绩。抓住机遇,落实气象事业发展规划,“十五”海南气象现代化建设突飞猛进,建设了一批自动站、新一代天气雷达,大力实施“三大战略”,重视气象队伍建设,人员素质提高,领导班子年轻化更有战斗力。面对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和气象服务的需求,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了国务院3号文件,抓住“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和实施项目的契机,探讨对海南气象事业发展的好条件。“十一五”气象事业发展又开了好头,提高了气象服务能力,预报准确率明显提高,几次台风的气象保障很好,2万只渔船安全避风,没有人员伤亡,得到海南省委省政府领导的许多好评。利用气象资源,向外拓宽服务领域,主动为海洋开发和部队建设服务。“十五”以来加快了台站建设,台站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干部职工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不断改善,“十一五”气象事业发展打下基础。海南有很好的发展蓝图,广大气象职工的信心更足,努力为“十一五”气象事业发展而工作。

    郑国光强调,海南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海洋面积达200万平方公里。发展海洋产业是国家“十一五”规划的重点,气象部门责无旁贷。海南气象部门要面对“十一五”气象事业新发展的机遇,认真思考发展的存在问题,寻找差距,谋求发展,提高服务内涵,发挥服务效益。

    郑国光对下一步工作提出7方面的要求。一是要进一步认真学习、理解和贯彻国务院3号文件。结合海南实际,放远目光,谋划事业发展。对照文件找差距,服务科学工作者水平要提高,建立国家气象科技创新体系,提高科学服务水平,在五方面的气象工作有所突破。要以大气象的思路去谋求发展,实行行业管理,整合气象资源,把气象工作做大做强。抓住贯彻3号文件的人才问题关键,培养高尖人才,引进复合型人才,提高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构建学习型部门,全面提升人员素质,适应气象事业发展。二是坚定不移地推进业务技术体制改革,建立多条业务轨道,促进事业发展,以集约化发展多条轨道业务,统一建立观测系统,预测服务统一窗口,实现服务、技术支持等集约化。发展研究型业务,将研究成果及新的业务手段应用到服务工作中去。发展开放型业务,加强部门合作、行业合作,加强资源共享。业务技术体制改革是长期性艰巨性的任务,我们已完成阶段性任务。海南要在技术层面上、业务层面上,实现合理分工,通盘考虑。合理规划。要坚持改革方向不动摇、措施决心不动摇,改革措施扎扎实实。三是搞好气象服务,搞好服务体系建设,服务理念向外延伸。气象为军事服务,实现军民一体化,更好的发挥作用。搞好为新农村建设服务、海南旅游服务、海南风能资源开发服务。开展灾情调查、收集工作,进行灾前预估、灾后评估,积极为政府部门决策服务。为边远地区群众服务,在第一时间把最新气象信息传到百姓手里,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四是大力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充分发挥现代化建设效益。监测资料也是个产品,要开展各种监测资料的综合利用,关键是发挥业务单位的作用。五是加强气象队伍建设,继续推进人才强局战略,构建学习型部门的步子,全面提高气象队伍的整体素质。六是实行体制改革,依法开展气象行政,推行行业管理,加强行业合作。要积极主动地与海洋、民航等部门联合,发展气象业务。要创造性开展管理体制探讨,大胆探讨县级局管理体制改革路子,积累县级局管理体制改革经验。七是大力推进党的建设、党风廉政建设、气象文化建设。贯彻实施中央有关惩防腐败纲要,开展“八荣八耻”宣传教育活动。

    吴岩峻局长、徐友光副局长等陪同郑国光副局长一行4人视察了海南省气象台业务工作平台、省气象科技服务中心和建设中的海口多普勒雷达站,了解业务服务工作和雷达试运行等情况。(赵懋忠)

 
 
 相关链接
· 气象局:9月份我国大部地区降水偏少气温偏高
· 气象局和世界气象组织召开奥运天气预报研讨会
· 我国已经初步建立气象应急管理的组织和预案体系
· 气象台:西藏林芝重庆南部有极高森林火险等级
· 气象局副局长:我国与气象强国存在八大差距
· 气象局召开会议研究深化中国气象局局务公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