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信息产业部发布信息技术领域专利态势分析报告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9月04日   来源:信息产业部

2006年信息技术领域专利态势分析报告

  近年来,我国信息产业保持了快速稳定的发展势头,2005年电子信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38411亿元,同比增长24.8%;工业增加值9004亿元,同比增长28.2%;利税1742亿元,同比增长6.5%;进出口总额4887亿美元,同比增长25.8%。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94%,比2004年提高了0.55个百分点。制造业销售收入为34511亿元,规模在各工业行业中排名首位。产品进出口在全国外贸总额中的比重超过1/3,在各行业中位居第一。信息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正在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信息产业快速稳步增长的同时,涉及信息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同样保持了增长的势头,在“九五”与“十五”期间,专利申请年平均增长率达到25.32%。涉及信息技术领域的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已经占到全部专利申请的30%以上。这些增长与变化表明,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在信息产业的发展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支撑与推动作用。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并明确提出要“把掌握信息产业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作为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的突破口”。 提高信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不仅是产业由大做强的关键,对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竞争力、实现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信息产业部科学技术司连续8年跟踪分析信息技术领域知识产权的发展,发布信息技术领域专利态势报告,其目的就是为了促进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进一步增强全行业创造、管理、保护、应用知识产权的意识和水平,提升信息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一、信息技术领域专利态势

  (一)信息技术领域专利申请超过30%

图1 信息技术领域专利在专利总量中的比例

  目前,已公开或授权的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共计1514826件,其中属于信息技术领域的共有458965件,占总申请量的30.30%(见图1)。从信息技术领域专利所占比例可以看出,信息技术领域是目前我国科技创新最活跃、专利积累较多的领域,同时也是竞争最激烈的领域。

  (二)信息技术领域专利申请国内继续超过国外

  如图2所示,1996年以后,信息技术领域国内专利申请增长速度加快,平均增长率为25.32%,而国外专利申请则在相对较大的基数上以19.94%的年平均增长率稳步增长。  

 

图2 1996-2005年我国信息技术领域专利申请年度变化趋势

图3 信息技术领域发明专利申请国内外分布情况

  虽然信息技术领域国内专利申请量超过国外,但仅就发明专利申请而言,情况仍不容乐观。国内发明专利申请占32.83%,国外占67.17%。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不到国外的一半。(见图3)。在国内发明专利申请中,大专院校、研究机构所占比例接近1/4,个人所占比例也接近1/4,企业申请量在50%以上。其中,三资企业的专利申请又占有相当比例,由此可见国内申请的专利虽然在数量上超过国外,但在质量上仍和国外存在较大差距,绝大多数核心技术仍为国外企业所掌握。上述情况说明,信息技术领域国内外企业之间在技术实力上还存在较大差距。但是从近几年专利态势跟踪的情况看,这一差距正在逐步缩小。

  (三)信息技术领域申请专利国家分布情况

  在信息技术领域,累计在中国申请专利数量排名前六位的国家为:日本(43.67%)、美国(22.16%)、韩国(10.76%)、德国(5.79%)、荷兰(4.79%)和法国(3.22%)(见图4)。

图4 有关国家专利申请数量排序

  目前,日本、美国仍以较大优势位居排名前列,这两个国家的专利申请量占外国在中国申请专利总量的65.82%。韩国在信息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量又超过欧洲国家,列居第三。以上6个国家在我国信息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总量占外国申请总量的90%以上。

  (四)内地主要专利申请人分布情况

图5 我国信息技术领域专利申请量排名前10位的内地单位申请人
(不含港澳台地区)

  信息技术领域专利申请量前十位的内地申请人中,高校和科研机构有5家,分别是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中科院的申请中包括其下属研究机构的申请量,所以数量领先于其他申请人。企业有5家,分别是华为、上海博德、中兴通讯、联想和海尔。可见,信息技术领域的专利一部分掌握在高校和研究机构手中,另一部分集中在国内的部分大企业中。

  (五)主要技术领域专利申请保持增长趋势

  按照传统,我们将信息产业划分为九个技术领域。从数据统计来看,各领域内专利申请量都保持了一定的增长趋势。

图6 1996-2005年我国信息产业主要技术领域专利申请的年度变化情况

  其中,计算机与自动化分类,自1996年以来一直保持强势增长。

  通信领域最近10年增长明显,其中1997年增长率为30.45%,2001年增长率为31.33%,其他年度增长率均在20%以上。

  广播与电视领域在2001年达到了最高峰,2002年和2003年出现下滑。现已摆脱了下滑,申请数量连续2年呈现增长。

  家用电器领域在2001年之前发展趋势良好,并在2001年达到峰值(7550件),但在2002和2003年专利申请量出现了负增长,2004年之后有所回升。

  其他技术领域也都保持了持续增长的趋势。

  (六)内地各省、市、自治区信息技术领域专利申请统计情况

  从各地方专利申请量绝对数的空间分布来看,各省区市的专利数量分布很不均衡,区域差异比较明显,排名前10位的省市大部分都位于沿海地区,而排名后10位的省区基本上位于西部地区,这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基本一致。

  专利与产业创新活动密不可分,而产业的发展程度又与经济水平密切相关,所以专利的空间集中程度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很大,专利申请格局与区域的信息产业和经济发展是相吻合的。 

1 内地各省、市、自治区信息技术领域专利申请量排名

序号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1

广东

7132

广东

7391

北京

1754

2

北京

4169

北京

4379

上海

1195

3

上海

3445

上海

4101

广东

908

4

江苏

2430

江苏

2608

浙江

854

5

浙江

1944

浙江

2276

江苏

654

6

天津

1481

山东

1473

山东

329

7

山东

1395

天津

1328

湖北

297

8

辽宁

1084

辽宁

1157

陕西

274

9

湖北

947

湖北

962

辽宁

258

10

陕西

755

四川

741

四川

243

11

四川

716

陕西

684

天津

219

12

福建

581

湖南

605

黑龙江

174

13

湖南

561

河南

578

湖南

145

14

河北

542

福建

518

吉林

120

15

河南

518

黑龙江

510

重庆

113

16

吉林

500

河北

441

河南

105

17

黑龙江

478

吉林

430

福建

95

18

重庆

354

重庆

389

河北

86

19

安徽

348

安徽

362

安徽

74

20

山西

187

江西

208

山西

51

21

江西

183

山西

195

江西

44

22

广西

181

广西

176

广西

38

23

新疆

134

云南

127

贵州

36

24

云南

125

新疆

126

云南

27

25

甘肃

101

贵州

126

甘肃

14

26

贵州

91

甘肃

86

内蒙古

13

27

内蒙古

72

内蒙古

72

新疆

11

28

海南

33

宁夏

27

青海

4

29

宁夏

31

海南

19

海南

3

30

青海

12

青海

6

宁夏

2

  (七)“十五”期间信息技术领域专利申请情况

  1. 信息技术领域专利在专利总量中的比例

  “十五”期间,信息产业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产业发展环境进一步完善,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高。正是这种产业和市场的高速增长带动了专利申请量的持续增加。

图7 1996-2000年信息技术领域专利在专利总量中的比例

图8 2001-2005年信息技术领域专利在专利总量中的比例

  从图7和图8可以看出,与“九五”期间相比,“十五”期间信息技术领域专利总量增加了7.8个百分点,信息技术领域国内专利申请增加了8.34个百分点。

  2. 信息技术领域国内专利增长情况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估测)

2005(估测)

国内

增长率

 

5.44%

13.11%

38.13%

43.02%

21.25%

37.19%

28.94%

22.44%

18.33%

国外

增长率

 

23.52%

17.47%

5.65%

19.12%

20.34%

28.60%

26.48%

20.94%

17.31%

2 1996-2005年信息技术领域专利申请增长率

  “九五”期间(1996-2000年),信息技术领域国内专利申请平均增长率为24.93%,国外为16.44%。“十五”期间(2001-2005年),信息技术领域国内专利申请平均增长率为25.63%,国外为22.73%。可见,“十五”与“九五”期间相比,国内专利申请增长率高出0.71个百分点,国外高出6.29个百分点,信息技术领域国内外专利申请增长均比较迅速。

  3. 信息技术领域专利构成情况

  

图9“九五”、“十五”期间信息技术领域发明专利申请构成情况比较

 

图10 “九五”、“十五”期间信息技术领域发明专利申请国内外分布情况比较

  图9和图10数据显示,“十五”与“九五”期间比较,发明专利申请在信息技术领域专利申请中所占的比例有所提高,增加了4.78个百分点。国内发明专利申请所占的比例显著提高,增加了17.22个百分点。

  二、企业信息技术领域专利申请情况

  企业既是市场竞争的主体也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因此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以及知识产权的积累,将直接关系到产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如表3所示,第20届(2006年)电子信息百强企业信息技术领域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排名前10位的企业中,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高居榜首,专利申请总量基本相当于后9家企业申请量之和,而且其专利申请以发明专利为主,占93.10%。其次是中兴、联想、海尔、海信等4家企业,专利申请量都在500件以上。中兴通讯的发明所占比例是93.39%,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为82.07%,其他几家企业的发明专利申请所占比例普遍都在百分之三十以上。

3第20届电子百强企业信息技术领域专利申请量前10位排名

排名

百强排名

单位名称

专利

发明

实用

新型

发明所

占比例

研发经费

(单位:万元)

1

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5043

4695

348

93.10%

474,807

2

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1967

1837

130

93.39%

195,954

3

1

联想控股有限公司

1222

717

505

58.67%

150,000

4

2

海尔集团公司

747

151

596

20.21%

456,500

5

7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500

167

333

33.40%

143,215

6

4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92

225

167

57.40%

195,000

7

6

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278

18

260

6.47%

133,600

8

23

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

259

117

142

45.17%

51,669

9

18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

251

206

45

82.07%

91,232

10

60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242

196

46

80.99%

14,651

  在按照发明专利数量排名的企业中,前几位基本没有变化,这说明我国已经形成了一些技术创新的骨干企业,这些企业比较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电子信息百强企业是带动我国产业发展的主力军,近年来,随着国内企业对专利重视程度的提高和研发力度的加大,百强企业中部分企业的专利申请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发明专利申请所占比例较大。

4 第20届电子百强企业信息技术领域发明专利申请量前10位排名

排名

百强排名

单位名称

发明

排名变化

1

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4695

2

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1837

3

1

联想控股有限公司

717

4

4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25

5

18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

206

6

60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196

7

7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167

8

44

上海华虹(集团)有限公司

160

8

2

海尔集团公司

151

10

23

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

117

  三、外国企业在中国信息技术领域专利申请情况

  注重研发投入的高科技战略是外国企业的重要发展战略之一,在专利申请领域,外国企业着重申请高技术含量的相关专利,着力维护保护时间较长的发明专利技术。

5 外国企业信息技术领域专利申请量前10位排名

排名

企业名称

专利

发明

实用

新型

发明所占比例

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11148

11098

50

99.55%

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9764

9752

12

99.88%

3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皇家菲利浦电子有限公司)

7682

7679

3

99.96%

4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3941

3938

3

99.92%

5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3800

3800

0

100.00%

6

佳能株式会社

3713

3707

6

99.84%

7

索尼公司

3700

3697

3

99.92%

8

西门子公司

3473

3463

10

99.71%

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3351

3228

123

96.33%

10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3044

3042

2

99.93%

  在对外国企业进行专利检索时发现,公司分支机构的专利申请比较少。外国企业对专利技术以统一管理为主,设立知识产权部门,制定严格规则,一方面监控和扩展公司的专利注册,一方面实施许可策略、处理知识产权诉讼业务,更好的营销和保护其知识产权,对在其他国家进行研发投入或技术转移时对专利权的归属进行严格控制。

  20世纪90年代以后,跨国公司在华专利申请量以平均每年30%的速度高速增长。这说明跨国公司已认识到中国是全球的一个主要市场,在战略高度上予以重视,并通过获得专利保护来赢得市场份额。

  四、信息技术领域专利态势简析

  从以上对信息技术领域国内外在中国申请专利的数据统计,可以对信息技术领域专利态势做以下判断:

  1.信息技术领域专利申请量占全部专利申请量的近1/3,而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发明专利又占据了其中的大部分,这表明信息技术领域是目前我国技术创新最活跃、专利积累较多的领域;

  2.我国信息技术领域国内和国外专利申请量均增长迅速。国内专利申请虽然已在数量上高于国外,但是其中发明专利申请所占比例仍然低于国外,从专利统计的角度也印证了目前我们还不能完全掌控核心技术,尚不具备技术和市场竞争上的优势;

  3.国内部分企业开始重视专利积累和知识产权管理与利用,其专利申请继续以较快速度增长。国内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需要继续跟进,企业在提高专利拥有量的同时,也要重视专利质量,通过拥有的专利谋求利益,形成竞争优势;

  4. 信息技术领域专利申请集中在部分企业手中,我国大多数企业的专利申请量仍然很少,很多企业没有建立专门的知识产权部门,知识产权工作没有得到企业管理、决策层的足够重视;

  5.申请专利不注重质量,专利申请授权比例低,知识产权创造的市场导向性差。我国三种专利申请的平均授权比例是53.22%,其中发明专利申请的授权比例是27.37%。在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中,国内专利授权比例明显低于国外。在未获得授权的专利中,自动放弃的比例远远高于国外。

  6. 以日本、美国、韩国、欧洲国家为主的技术发达国家在我国申请了大量专利,在相关技术领域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技术控制。这说明国外企业仍在加紧对中国进行专利布局,信息技术领域已经成为竞争最激烈的领域之一。

  7.信息技术领域跨国企业的专利地位相对稳固。排在前10位的外国企业在我国信息技术领域专利申请量为50362件,占全部发明专利数量的十分之一强。

  8. 专利往往与标准联合起来发挥作用。信息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对技术创新具有非常高的依赖性,而知识产权被越来越多的技术标准所接纳,这使得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融合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

  9. 外国企业往往结成产业同盟对我国企业收取专利费,同时针对我国信息产业的国际贸易摩擦和知识产权纠纷日益增多。跨国公司知识产权市场化运作的形式多样,水平较高,我国企业的运作经验目前尚不能与之抗衡,国内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将继续面对具有优势的跨国企业以知识产权为手段的竞争压力。

  (本报告所检索的专利申请数据来源于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开的专利文献,除特别注明,数据时间截止到2006年3月31日。)

 
 
 相关链接
· 信息产业部:2006年1-7月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分析
· 信息产业部:上半年村村通电话工程取得积极进展
· 信息产业部发布系统内“五五”法制宣传教育规划
· 信息产业部等通知征集延安时期革命通信文物资料
· 信息产业部发布第二季度电信服务质量情况的通告
· 信息产业部公布1至6月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