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发展改革委发布医药行业“十一五”发展指导意见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9月05日   来源:发展改革委网站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司联合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中国中药协会、中国医药商业协会、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中国医药工程设计协会、中国医药技术与市场协会、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等单位,于近日在北京共同召开了宣传贯彻医药行业“十一五”发展指导意见工作会议。会议发布的《医药行业“十一五”发展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是国家“十一五”医药行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对推动医药行业增长方式转变、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行业国际竞争力,实现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医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等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同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指导意见》全面回顾了“十五”期间我国医药行业发展取得的成就,分析了我国医药行业的现状、问题,以及国内外发展的形势,明确了“十一五”期间我国医药行业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和主要任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行业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1978~2005年,医药工业产值年均递增16.1%,经济运行质量与效益不断提高,“十五”期间整个医药工业产值、增加值和利润总额比“九五”期末翻了一番以上。2005年全国医药工业实现总产值4508亿元,比2000年增加2637亿元,年均递增19.2%;实现工业增加值1606亿元,比2000年增加934亿元,年递增19.0%;实现销售收入4271亿元,比2000年增加2510亿元,年递增19.4%;实现利润361亿元,比2000年增加了218亿元,年递增20.4%;2004年七大类医药商品销售总额2572亿元,比2000年增加了1067亿元,年递增14.3%。2005年医药商品进出口总额达256亿美元,实现贸易顺差17亿美元。其中出口金额达138亿美元,与2001年的38亿美元相比,年均增速高达37.9%。

    虽然我国医药行业在“十五”期间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长期积累的结构性不合理、创新能力薄弱、环保治理不善、资源浪费严重、假冒伪劣药品屡禁不止等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为切实解决行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必须加快医药行业的发展。

    《指导意见》提出了“十一五”我国医药行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建立具有较强国际竞争能力的医药产业,部分领域进入世界领先行列,为向医药强国转变打下坚实基础。围绕着总体目标的实现,《指导意见》确定了“十一五”医药行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一是发展现代医药生物技术,应用高新生物技术推动我国医药产业的优化升级,加快新一代生物技术药物的研制并促进产业化的发展;二是继续推进中药现代化和天然药物的发展,制订和完善中药标准和规范,积极开发中药新产品,重视中药工程装备的开发与运用,并面向国际市场,发展天然药物;三是加快创新药物和特色非专利药的研制,在继续巩固和提升我国传统化学原料药和普药生产优势的基础上,大力开发和研制特色原料药及创新药物,努力开拓制剂的国际市场,改善出口产品结构,增加我国医药产品出口的附加值;四是分阶段有步骤地发展医疗器械产品及其关键部件,积极推动医疗器械的国产化工作;五是整合各种资源,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医药集团;六是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坚持医药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预计到“十一五”末期,我国医药行业的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将会比较完善,持续创新能力得到较大提高,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资源得到综合利用,生态环境大幅改善,产业竞争优势明显,能够满足人民群众防病治病、健康保健的需求。

 
 
 相关链接
· 国家出台《医药行业“十一五”发展指导意见》
· 发展改革委发布医药行业今年上半年运行情况分析
· 发展改革委通报八起医药行业价格违法的典型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