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吉林市召开煤炭资源整合工作会议。大幅度减少小煤矿数量,提高办矿规模和安全、装备、技术管理水平,从源头上减少和控制煤矿事故。
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安全生产执法检查中提出的“争取利用三年左右时间,解决小煤矿问题”的要求,日前吉林市制订了煤矿整顿关闭三年规划方案,明确了小煤矿关闭的工作目标、矿井名单及具体实施步骤,并确定了每一阶段的关闭数量。
事实上,吉林市现有的73处乡镇煤矿中,只有12处生产能力在3万吨以上,而3万吨以下的小煤矿正是此次整顿的重点。
实施煤炭资源整合,是从根本上解决吉林市煤矿矿界重叠问题,切实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水平的客观需求。事实是,吉林市属贫煤地区,现有的大多数煤矿都在残采和复采,并且矿与矿之间距离过近。去年蛟河“4·24”、舒兰“8·19”特大透水事故都是由井田重叠、小煤矿透水导入大矿所致。
“小煤矿矿主认清形势,尽早关闭退出已经是时候了。”吉林市煤炭管理局负责人说,即使一些小煤矿经生产能力重新核定后暂时保留了下来,但未来的煤矿将一律实施安全质量标准化,而够标准的还要达到采煤机械化等一系列规范要求。这样一来,煤炭生产的成本投入将越来越大,利润空间也将越来越小。
据悉,9月20日之前,吉林市将开展煤矿生产能力的复核工作。对于借机弄虚作假的小煤矿,吉林市将依法追究其有关部门和责任人的责任。同时,对在煤炭资源整合期间明知面临关闭而突击生产、非法盗采的,有关执法部门将予以严厉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