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农业部召开全国秋冬种工作视频会议,全面分析当前的粮食生产形势,总结近三年来粮食发展经验,部署今年秋冬种工作。
农业部部长杜青林在分析当前的粮食生产形势时强调,粮食问题始终是关系经济安全和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对粮食要始终有忧患意识,始终坚持立足国内、基本自给的方针,始终把国家粮食安全放在工作的首位。抓粮食生产要更加注重发挥政策的激励作用,更加注重挖掘科技兴粮的潜力,更加注重提高粮食生产综合效益,更加注重防控生物灾害,更加注重强化行政推动,努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着力打牢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
杜青林提出,今年秋冬种的具体目标任务一是稳定面积,今年秋冬种面积要保持在6.9亿亩以上,其中粮食作物面积不低于3.8亿亩,冬小麦面积稳定在3.2亿亩;南方地区要开发利用冬闲田,扩大马铃薯等作物种植面积,力争冬种马铃薯面积增加500万亩。二是主攻单产,黄淮海高产麦区亩产要稳定在600斤以上,西北、华北旱作麦区和西南、江淮麦区单产水平要力争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三是提高品质,继续扩大优质专用小麦的种植面积,力争优质小麦率提高3个百分点。四是增加效益,通过推广优良品种和节本增效技术,扩种粮经兼收作物,发展粮食精深加工,进一步提高粮食生产效益。五是提升能力,通过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沃土工程、种子工程、植保工程等项目,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杜青林要求,今年的秋冬种工作一要兼顾增粮与增收,在保证小麦等产量稳定增长的基础上,着力优化结构、提高品质、降低成本、增加效益;二要兼顾北方与南方,北方重点抓好冬小麦生产,南方着力抓好冬季农业开发,充分利用南方冬闲田和光热资源,扩大冬种马铃薯面积,推进农民增收致富。
杜青林强调,为确保今年秋冬种生产顺利开展,各级农业部门要迅速行动起来,全面部署,精心组织,加大力度,切实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努力做到“五个强化”:
一是强化政策措施落实。各地要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对已经明确的良种补贴等政策,要在秋冬种前及时兑现,真正把中央的惠农政策送到农民手中。同时,要努力实现良种补贴与主推品种、主推技术和主体培训挂钩,与农业部门的服务挂钩,提高政策的科技含量,形成政府部门的工作“抓手”。
二是强化重大技术推广。各地要围绕主攻单产这个核心,通过实施科技入户工程等项目,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努力做到良种到田、技术到户。今年秋冬种要大力推广小麦精播高产、测土配方施肥、保护性耕作、氮肥后移、免耕栽培等高产高效集成技术,黄淮海地区重点推广精量、半精量播种技术,西北地区重点推广地膜集水、秸秆覆盖及造墒播种等旱作农业技术,长江流域重点推广沟排渠灌等技术;要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和新品种新技术展示示范,提高技术的到田率和到户率;要充分发挥专家指导组的作用,在生产的关键环节,组织专家和农技人员,深入基层,开展巡回指导;要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在秋冬种中的作用,扩大机械作业量,及时收获腾茬、适期播种,提高播种质量。
三是强化病虫害防控。今年重点要加强对条锈病、纹枯病、赤霉病、小麦吸浆虫等病虫害的防治,及早制定预案,做好对应的农药和药械准备。要继续把小麦条锈病防控作为工作重点,打好菌源区综合治理和传播关口的阻击战;要积极推广湖北、陕西等地的做法,设立政府专项补助资金,扶持植保专业服务组织,大力开展统防统治,力争把小麦病虫害的损失率控制在3%以内。
四是强化农资市场监管。秋冬播之前,各地要会同工商、公安等部门,开展一次农资市场专项整治活动,切实做好种子和化肥等农资质量抽查,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等违法行为,杜绝假劣种子、化肥下地;要抓一批农资大案要案的查处,建立黑名单制度,加大社会曝光力度;要密切监控重要农资市场价格,配合有关部门,坚决打击哄抬物价、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维护广大农民利益。同时,要加强对秋冬种生产所需种子等生产资料的调剂供应,确保秋冬种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是强化冬季农业开发。各地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因地制宜制定冬季农业开发工作方案,采取切实措施,力争初见成效。在冬季农业开发中要突出发展马铃薯生产,把马铃薯做成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的一个大产业。特别是今年遭受台风、洪涝和干旱的地区,一定要下大力气把冬种马铃薯这项新任务、新要求落到实处,形成冬季农业开发的新亮点。
会议由农业部副部长范小建主持,他要求各级农业部门一定要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扎实的工作、更加有力的措施,切实抓好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为明年粮食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做出新的贡献。(梁宝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