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教育部召开近期教育新闻宣传报道工作座谈会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10月09日   来源:教育部网站

    为进一步做好教育新闻宣传工作,营造教育改革与发展良好舆论氛围,10月8日下午,教育部新闻办召开近期教育新闻宣传报道工作座谈会,总结近期教育新闻宣传工作,并就如何进一步提高教育新闻宣传质量和水平进行了交流研讨。大家在座谈中一致认为,教育新闻宣传是整个新闻宣传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受众面广,深入分析研究教育新闻宣传工作特点和规律,对于凝聚人心、鼓舞士气、促进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家认为,近期教育新闻宣传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教育部在加强舆论引导的同时,不断提高为媒体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努力使教育报道方式有所改进、手段有所创新、质量有所提高,为教育改革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座谈会上,教育部新闻办向各新闻单位长期以来对教育新闻宣传事业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对教育部近期组织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高校对口支援、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湖北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和农村教师培训工程、汉语国际推广、出国留学和来华留学、资助高校贫困家庭学生和第22个教师节等重点工作的宣传进行了总结。希望各新闻媒体一如既往的支持教育新闻宣传工作,深入宣传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广泛宣传教育事业发展的新成就,大力宣传教育工作的新举措和新实践,为教育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和思想保障。

    座谈会上,记者们纷纷就做好教育新闻专题报道、提高教育新闻宣传工作的质量和水平踊跃发言。人民日报教科文部副主任温红彦认为教育新闻宣传要突出时效性,重点工作的宣传要提前策划,深入挖掘新闻资源,增强教育新闻宣传的纵深感;人民日报教科文部教育组组长袁新文提出教育新闻宣传要找准政府与媒体、与公众的结合点,使报道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新华社记者吕诺建议在做好日常教育新闻宣传的同时,要主动出击,最大限度的降低某些媒体对教育热点问题炒作的负面影响;光明日报教育部副主任周迅提出教育新闻宣传要注意与时代背景相契合,要加强政府与新闻媒体的沟通,共同做好新闻宣传工作;中国教育电视台台长康宁建议在政策宣传中,媒体应该更加贴近群众,使老百姓真正认识到政策的优越性;教育部特约记者、教育电视台艺术总监于禾提出,要针对不同媒体的需求进行分类指导,力求在教育新闻宣传中做到闪现亮点、揭示难点、寻求支点,使教育新闻报道更易于广大群众接受;新华社瞭望周刊记者周大平提出,教育新闻记者要从教育改革与发展全局出发深入做好教育宣传报道;中央电视台记者王学勇建议应在分析不同媒体受众特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政策解读;法制日报记者李勇提出,做好教育新闻报道不能简单停留在对某一政策、某一活动的宣传报道上,需要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历程长期关注,深入思考,并在做好教育新闻报道的同时不断成长和进步。记者们还就做好下一步教育新闻宣传工作提出了建议。大家纷纷表示,要进一步加强与教育部门的沟通,全面了解教育政策以及政府在解决教育热点难点问题中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创新宣传报道形式,提高宣传报道质量,更好的展现教育在推进社会公平、创建和谐社会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新华每日电讯、瞭望新闻周刊、求是杂志、半月谈杂志、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电视台、法制日报、科技日报、农民日报、工人日报、中国改革报、中国妇女报、人民政协报、中国日报、第一财经日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教师报、神州学人、科学时报、北京日报、北京青年报、新京报、华夏时报、文汇报、人民网、中国网、搜狐网等30多家新闻媒体的60余名记者出席了座谈会。据了解,共有70余家媒体的近200名记者参与了教育部近期组织的各项主题宣传活动,其中40余家媒体的近百名记者通过消息、评论、通讯或专题、专版、专栏等多种形式,多角度、多层次、大篇幅,全面、准确、及时有效地宣传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政策措施、成就与典型,特别是一些新闻综述、通讯、深度和专题报道作品,贴近教育改革与发展实际,贴近广大群众对教育信息的需求,准确阐释了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立意新颖、主题鲜明、可读性强,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反响。座谈会上,共有近百名记者170余篇报道受到了教育部的表彰。

 
 
 相关链接
· 教育部提醒0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注意事项
· 教育部提醒0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注意事项
· 教育部实施对口支援计划援助西部高校跨越发展
· 教育部副部长在学习孟二冬教授事迹座谈会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