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测绘局成立50年来,通过全国广大测绘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我国测绘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在测绘法制建设、基础测绘、测绘保障服务、科技创新、地图出版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成绩。
——法律体系初步建立,统一监管力度不断加大。1955年中国第一部测绘行政法规《关于长期保护测量标志的命令》发布后,我国测绘立法工作进展迅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测绘法制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逐步走上规范化、系统化的轨道。1992年12月28日,第七届全国人大第29次会议通过了《测绘法》。之后各省(区、市)测绘主管部门均设立了测绘行政执法机构,各地、市、县进一步健全了测绘行政执法机构。
——国家基础测绘成果丰硕。50年来,我国先后建立了全国统一的测绘基准和平面坐标系统、高程坐标系统和重力测量系统;建立了由5万多个点组成的全国天文大地网和总长度23万公里的精密水准网、国家重力网、全国卫星多普勒定位网;布设了由2500多个点组成的国家高精度GPS空间定位网。完成了中蒙、中印、中巴、中尼、中缅、中俄、中朝、中越等国境线和多国行政区域界线的勘界工作等。
——测绘保障服务成效明显。国家测绘局从成立之日起,就肩负起了为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提供测绘成果服务的重担。为大庆油田和克拉玛依油田的开发利用、规划建设提供了完善、及时的测绘保障。
1976年7月28日,唐山发生强烈地震。国家测绘局为重建唐山提供了重要的测绘保障。
测绘部门经过22年极地测绘科学考察,为1984年首次建立长城站、1988年首次建立中山站、1999年首次北冰洋考察、2004年首次北极黄河站建站及考察提供了测绘保障。
经过50年的努力,测绘部门基本测制完成了以1:5万比例尺为主的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十五”期间,测绘系统累计向社会提供地形图365万幅、大地测量成果44万点、航空影像185万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40万亿比特。
——地图出版事业空前繁荣。1958年我国编制完成自然地图集和普通地图集简本;1981年~1989年,《中国历史地图集》出版。1989年~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地图集》、《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地图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普通地图集》相继出版。国家测绘局先后编制出版了1:250万、1:300万和1:200万比例尺《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图》。(吴 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