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中国农科院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联合开展研究生教育工作签字仪式在中国农科院研究生院隆重举行。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科教司副司长陈凤秀、石燕泉,农业部计划司副司长隋斌出席了签字仪式。出席签字仪式的双方领导有:农科院院长、党组书记兼研究生院院长翟虎渠教授,农科院副院长雷茂良,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兼党委书记韩惠鹏,研究生院副院长兼党委副书记王秀玲;水科院院长、党组书记张合成,党组副书记、副院长王泰健、李杰人、刘红梅、聂善明。韩惠鹏主持签字仪式。
签字仪式首先由翟虎渠代表中国农科院,张合成代表水产科学研究院讲话。翟院长说:中国农科院与中国水产科学院都是农业部领导下的科研单位,今天在这里牵手联合开展研究生教育工作是整合资源、优势互补,把研究生教育和农业高层次人才培养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的重要途径。今后,中国农科院要在师生上与水产科学研究院共同合作,搞好研究生教育和高层次农科人才培养工作,在农业部领导下,能够为大农业、能够为“三农”、能够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更大的贡献。张合成院长在介绍了水科院研究生培养方式、师资队伍建设及学科专业设置情况后表示,“两院”的合作将会更好地促进双方的发展,使农科院研究生院成为“两院”乃至全国农业科研高层次、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危朝安在讲话中指出,中国农科院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联合培养研究生教育是农业科研领域的一件大事,标志着两院合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他在分析我国当前农业和农业科技面临的形势时说,目前,“科技兴农”和“人才强国”已成人们的共识,研究生是我国高层次科研人才的后备军,是我国科研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研究生培养是确保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高和科技整体能力不断增强的基础性工作,必须高度重视,抓紧抓好。中国农科院和水科院都是国家级农业科研单位,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中一支重要支撑力量。中国农科院是我国第一批具有博士和硕士授予单位之一,是农业领域唯一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授权的科研机构,有丰富的办学经验和充足的办学资源。中国水产科学院从1994年先后与上海水产大学等20余所高校和科研单位开展了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有丰富的联合培养研究生经验,为两院联合开展研究生教育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两院”合作不仅是对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视,又体现了两院今后进一步加大合作,共谋发展的良好愿望。农业部将会给予积极鼓励和大力支持。
最后,危朝安对“两院”合作提出了三点要求:
一是高度重视,加强组织协调。他说,研究生培养工作是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结合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和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精神,站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的高度做好研究生培养工作,确保研究生教育的顺利实施。要建立“两院”研究生培养指导小组,负责培养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检查。从此,两院要设立专门的部门,指定专人负责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具体实施。
二是充分调研和协商,找准研究生培养的切入点。积极扩大研究生培养工作,在充分调研和协商的基础上发挥两院在办学和科研方面的优势,积极加强与研究生培养上级主管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努力争取研究生学位授予权利,特别是博士研究生的学位授予权。要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促进我国研究生培养工作再上新台阶。
三是落实好联合培养研究生协议。要制定科学的工作方案和工作计划,深入扎实地把工作做到实处。争取取得切实成效,为两院发展起到应有的作用。党的十五届五中、六中全会提出,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科技大会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目前,农业科技体系正在构建中,为农业科技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也为我们两院合作培养研究生及其他领域合作、深化带来新的契机。在已有工作基础上,有两院领导重视,有关部门配合和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参与,通过大家的努力,中国农科院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联合开展研究生教育工作必将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两院能够在科研单位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在共谋发展方面积极探索,为全国农业科研单位的合作提供了经验和示范,值得我们很好地肯定。
翟虎渠院长代表中国农科院,张合成院长代表水产科学研究院分别在合作备忘录上签字。 (中国农科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