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民政部部长在"送温暖、献爱心"捐助会议上的讲话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10月18日   来源:民政部网站

同志们:

    今年以来,全国部分地区发生严重自然灾害,特别是部分地区连续遭受强台风袭击,部分地区发生严重干旱灾害,人民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给灾区群众生活带来很大影响。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关心受灾困难群众的生活保障,高度重视抗灾救灾工作。8月23日,国务院第147次常务会议对做好抗灾救灾工作进行专题研究部署。8月31日,胡锦涛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第152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今年抗灾救灾工作,明确要求有关部门加大减灾和救助力度,强化生产帮扶措施,加快灾区损毁基础设施恢复,加强水利工程修复和卫生防疫工作,并要求在11月份组织开展一次全国性的社会救灾捐助活动,广泛动员社会各界捐赠款物,对困难群众特别是受灾特困户倒塌房屋恢复重建给予资金援助,为困难群众和灾民募集过冬棉衣被。胡锦涛总书记在刚刚闭幕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再次要求:“今年以来,我国部分地区遭受了严重自然灾害。有关地区和部门要继续抓好救灾工作,加大资金投入,妥善安排灾区群众生活生产,抓紧恢复重建倒塌民房和因灾损毁基础设施,同时要努力强化防灾减灾基础,进一步增强防灾减灾能力。”

    今天,是联合国倡导的“国际消除贫困日”,中宣部、中直机关工委、中央国家机关工委、民政部、铁道部、交通部、解放军总政治部联合召开电视电话会议,既是贯彻落实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和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切实帮助受灾困难群众搞好恢复重建,保障困难群众安全过冬的动员部署大会,也是学习和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具体行动,同时,也是响应联合国倡导,动员社会力量,帮助困难群众的活动。

    一、切实认识到做好冬令期间灾区困难群众生活安排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今年以来,我国气候异常,自然灾害频发,特别是部分地区连续遭受台风和超强台风袭击,一些地区遭遇历史罕见的特大干旱,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生产生活秩序受到很大影响。截至10月16日统计,今年以来全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2367人死亡,567人失踪,紧急转移安置人口1323万人;倒塌房屋146.6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990亿元。统计表明,今年因灾死亡失踪人数、紧急转移安置人口、直接经济损失仅次于1998年,为1999年以来同期最严重年份。

    今年自然灾害,一是来得早、强度大、频率高。3月下旬,江南和华南地区出现大到暴雨天气过程;5月18日,今年第1号强台风“珍珠”在广东登陆,均早于正常年份一个来月。今年第8号超强台风“桑美”是50年来登陆我国大陆风力最强的台风。台风(热带风暴)6月下旬至8月上旬不到50天时间内,登陆我国大陆6次,频次之高历史罕见。

    二是受灾区域相对集中,部分地区重复受灾。东部沿海和华南地区多次遭受台风和洪涝灾害,福建先后8次、湖南6次、广东6次、广西5次、江西4次发生较大规模的台风和洪涝灾害,灾区农田、水利、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往往在恢复过程中再次遭受毁灭性破坏。四川、重庆和甘肃、宁夏等省(区、市)旱灾严重,受灾区域集中。

    三是台风、洪涝和旱灾损失尤为严重,一些极端性天气事件对生产生活造成影响大。5月份到9月底,台风、洪涝和泥石流共造成1906人死亡,562人失踪,倒塌房屋124.1万间,直接经济损失1172.7亿元。西南部分地区、西北东部和东北局部地区持续高温少雨,全国先后有28个省(区、市)受旱。其中,8月29日重庆主城气温达40.8℃,为53年来历史最高,同日有19个区县超过40℃,綦江则达到43.4℃,当地中小学甚至因持续高温推迟秋季开学。9月上旬,河北、山西、内蒙古、黑龙江、陕西等地就先后发生大面积霜冻灾害,内蒙古东部地区还发生了严重雪灾。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抗灾救灾工作。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和国务院领导同志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温家宝总理亲赴宁夏、福建、湖南、重庆、四川5省(区),回良玉副总理亲赴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川、福建、浙江7省(区)灾区,慰问受灾群众,视察灾情,指导抗灾救灾工作,极大地鼓舞了灾区广大干部群众夺取抗灾救灾全面胜利的信心。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和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要求,国家减灾委员会、民政部及时启动《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并会同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军队、武警及社会团体,协同配合,全力支持灾区开展抗灾救灾。灾区各级党委、政府把抗灾救灾工作作为压倒一切的工作重点,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果断决策,靠前指挥,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灾害造成的损失。

    面对严重的自然灾害,解放军、武警部队、民兵预备役人员奋勇参加抢险救灾工作,发挥了突击队和主力军的作用,并积极主动地配合地方政府开展救灾工作,支援灾区开展灾后重建工作,帮助灾区群众解决吃饭、饮水、住房、医疗等困难,受到地方政府和灾区群众的高度赞扬,进一步密切了军政军民关系,增进了军民团结。

    截止目前,中央已累计投入特大自然灾害补助、防汛抗旱等救灾资金71亿元,其中民政部会同财政部共向灾区下拨中央特大自然灾害救济补助费32亿元,调拨救灾帐篷4万多顶,有力地支持了灾民生活救助和恢复重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目前,天气正在逐步转寒,当前灾区群众在恢复重建和过冬方面还存在一些突出困难:

    一是受灾困难群众恢复重建负担重。今年因灾倒损房屋数量大,比1999-2005同期平均数高出三成。由于目前各地民房恢复重建成本高,每户平均建房成本在2.5万元-3万元。尽管灾区各级政府都加大了恢复重建投入力度,并采取了一系列恢复重建优惠措施,但由于因灾倒损房屋的群众多是农村贫困户,自救能力很弱,建房资金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一些困难群众在入冬前完成恢复重建住房面临很大困难。

    二是灾区群众口粮短缺情况严重。受严重水旱灾害影响,今年灾区农作物减产和绝收严重。与1999-2005年同期相比,农作物受灾和绝收面积分别高出16.6%和5.2%。初步估计,由于各类自然灾害影响,今年全国冬令缺粮需政府救济群众将达到8000万人。特别是今年西北、西南地区发生了历史罕见的旱灾。12月前,旱灾地区群众缺粮需政府救济人口超过2000万人。仅重庆市冬令期间因灾缺粮人口就达455万人,明显高于常年需政府救济人口数量。

    三是重灾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困难群众缺衣少被情况突出。今年以来,全国各地因灾共紧急转移安置1320万人,比1999-2005年同期平均数高出1.53倍,其中因洪涝、泥石流等突发性灾害造成倒损房屋,需要临时安置约600万人。由于灾害发生突然,一些群众转移时随身携带的衣物和生活用品很少,甚至任何东西都没来得及带。特别是福建、湖南、广东、广西、江西等省区一些地方连续遭受严重台风和洪涝灾害,许多倒房户倾家荡产、一无所有。宁夏、甘肃、青海、内蒙等经济条件较差的地区,困难群众缺衣少被现象十分突出。

    冬令期间是灾区群众生活最难的季节,受灾困难群众不仅面临严冬的考验,也存在生产生活的困难,还要考虑过年过节的安排,迫切需要在全社会进行再动员,争取多募集一些款物,帮助灾区、贫困地区群众搞好恢复重建,解决过冬衣被等问题,帮助受灾困难群众安全度过寒冷关。

    各地要深刻领会党中央、国务院指示精神,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定,严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工作部署,从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和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维护灾区社会稳定出发,充分认识到当前冬令救灾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采取救助措施,把冬令期间受灾困难群众生活安排工作落到实处

    根据当前救灾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我们要进一步明确工作重点,要把解决受灾困难群众的吃饭、穿衣、住房和过冬保暖等困难作为工作的中心。各地需要采取自救、互帮、救助方面的措施,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好生活问题。

    在解决受灾群众的口粮困难时,要重点解决那些既缺钱又缺粮的困难户。我们的工作要求是不管什么原因,都要保障困难群众不挨饿;在解决困难群众过冬衣被短缺时,要重点保障老、弱、病、残等特殊困难群众的需要,不管什么原因都要保障受灾困难群众有御寒衣被;在解决受灾群众过冬房屋时,要利用入冬前的时间,抓紧恢复重建灾民住房,不管什么原因都要保障受灾群众有安全过冬住所。

    为此,各地要抓紧采取以下工作措施。一是细化完善灾民救助方案。各地要按照救灾工作规程的要求,抓紧摸清需救助困难群众的底数,制定细致的救助方案,做到责任到位、工作部署到位、资金和物资到位。要组织干部深入灾区,深入基层,深入受灾群众家中,逐村逐户核实灾情,掌握受灾地区和困难群众的真实情况,根据不同情况,细化和完善灾民救助方案,确保救助工作的及时到位。

    二是切实保障灾区群众生活安排的投入。各地要进一步加大本级用于冬令期间灾区困难群众生活安排的财政资金投入,中央将通过特大自然灾害救济补助费给灾区予以帮助。同时,要区分不同情况,通过生产自救、社会捐助、群众互助互济、开仓借粮以及其他措施,统筹解决好冬令期间的灾民生活困难。

    三是认真做好因灾倒塌民房的恢复重建工作。今年全国因灾倒房数量大,恢复重建时间紧、任务重。目前,各地天气日渐转寒,有条件的地方要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建房速度;无法施工的地方要采取多种措施,安顿好受灾群众的生活,切实保障倒房灾民安全过冬。

    三、各地、各部门要切实组织好今年“送温暖、献爱心”社会捐助活动

    去年12月7日,胡锦涛总书记亲自倡导在中央部门和单位全体共产党员中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军委四总部和军委办公厅积极响应胡总书记号召,广泛开展了为困难群众特别是受灾群众送温暖、献爱心的活动,共捐款4048万元,棉衣被52万件,并在年底前全部发放到位,有23个省(区、市)的1140个县共125.4万困难群众受益。同时,该活动在全国也起了很好的示范激励作用,各地纷纷响应总书记的倡导,普遍开展了共产党员“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共接收捐款10亿元,棉衣被6292多万件,为帮助灾区和贫困地区群众过冬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拥护和赞誉。

    同时,北京、上海、天津、山东、江苏、浙江、广东、福建和大连、青岛、宁波、深圳等省(市),在多年对口支援中西部困难地区的工作中,精心组织、认真负责,做了大量具体细致的工作,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为帮助困难群众解决生活困难方面,奉献了爱心,做出了突出贡献。在此,我代表民政部,向有关地方及在这项工作中付出辛勤劳动的同志们表示衷心地感谢,对奉献爱心的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指示要求,从今年开始,我们将胡锦涛总书记亲自倡导的共产党员“送温暖、献爱心”活动,与已经在全国开展10年的“扶贫济困送温暖”活动结合起来,统一部署,时间定在每年的11月。

    为做好今年社会捐助活动的组织实施工作,现就活动安排提出以下要求:

    (一)今年捐助活动的总体要求是:围绕“送温暖、献爱心”主题,在11月份开展一次全国性的社会捐助活动,充分发挥各级党政军机关干部和共产党员的带头作用,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为困难群众特别是受灾特困户倒塌房屋恢复重建提供资金援助,并为困难群众募集过冬棉衣被。

    (二)今年捐助活动的时间安排是:各地、各部门会后要立即进行广泛动员部署,在11月初开始全面组织实施捐助活动,11月中旬完成捐助资金和棉衣被的接收工作,11月底前完成资金分配和衣被运输、发放工作。目前,部分省(区、市)已经开始进行动员和部署,并做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希望继续抓紧落实。

    按照中央领导同志关于中央各部门和单位,解放军四总部、军委办公厅和武警总部要带头开展社会捐助活动的要求,中宣部、中央直属机关工委、中央国家机关工委、民政部、总政治部已经联合下发通知,对中央各部门和单位进行了安排部署。根据安排,各单位要在11月3日前将捐款汇总送民政部,在11月9日和10日将捐助的棉衣被分类打包并参照去年的做法,集中送到广安门火车站,由北京市有关部门接受和统一发送到受灾困难地区。民政部和北京市有关方面将分别制定具体的组织实施方案,保障捐助款物的接收和分配工作顺利完成。

    (三)今年对口支援活动的安排是:根据今年灾情的特点,我们建议对重点支援活动作适当调整:北京重点支援内蒙、江西、重庆;天津重点支援甘肃;山东重点支援新疆;上海重点支援云南、四川;江苏重点支援陕西;浙江重点支援宁夏;青岛、宁波、深圳重点支援贵州;大连重点支援广西。鉴于广东、福建两省今年遭受到严重的台风灾害,暂停对口支援任务。承担跨省对口支援任务的省市,要加大支持力度,帮助受援省区解决实际困难。

    不承担跨省对口支援任务的省(区)要重点做好本省(区)内的捐助工作,确保困难群众和灾民的过冬需要。自行解决群众过冬衣被确有困难的省区,要及时向民政部报告,民政部将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调剂。今年已先行在本行政区域内广泛开展了救灾捐赠活动的重灾省份,可视情况不再重复组织大范围捐助活动,可将已开展的捐助活动情况纳入这次全国活动统一总结。受援省区一定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社会责任心,切实做好捐赠物资的接收、分配工作。

    (四)有关部门在捐助活动中的任务是:在各地开展这项工作中,各级民政部门负责社会捐助活动的组织协调和捐助款物的收集、整理、发放和公示工作。各级民政部门要积极做好组织协调工作,为党委、政府当好参谋、助手。同时,要加强对捐赠款物的管理,及时公布捐赠款物的募集、分配、使用信息,做到公正、公开、透明,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把社会的爱心和温暖落实到需要的困难群众身上。

    各级宣传部门负责社会捐助活动的宣传工作。要充分利用“扶贫济困送温暖宣传周”(现定为每年11月份的第二周),大力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对灾区及贫困地区群众的关怀,宣传党政军机关和党员干部、广大人民群众送温暖、献爱心的感人事迹,营造人人关心困难群众的氛围,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捐助活动,弘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铁路部门负责捐助衣物的铁路运输事宜,各铁路局在接到运输任务后,要优先安排运输计划和装车,保证捐助物资尽快运输到目的地。

    交通部门负责捐助衣物的公路运输事宜,要协助民政部门组织运力,保证运送捐助物资的车辆通行。在“送温暖、献爱心”活动期间,对于运送捐赠物资的车辆,凭加盖省级交通主管部门印章的车证,公路沿线的各收费站要让其行驶“绿色通道”专用通道,确保运送捐赠衣物的车辆优先、快速通行,免收其车辆通行费。

    在这里,我再强调两个问题:一是在开展活动中,要坚持自愿和量力而行的原则。这次捐助活动以捐款为主,也可以捐赠棉被、大衣、羽绒服、毛衣、毛裤、绒衣、绒裤、棉衣裤等御寒衣被。所有捐款,重点用于灾民住房的恢复重建。二是各地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加强对捐赠款物的管理。接收捐赠款物,要专人负责、逐项清点、登记造册、认真保管。发放捐赠款物时,要突出重点、张榜公布、公开发放。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督促检查,规范捐赠款物发放,确保捐赠款物不出问题。

    同志们,这次在全国开展的“送温暖、献爱心”社会捐助活动,既是直接为困难群众做好事、办实事,也是在维护社会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深刻领会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指示精神,怀着对困难群众的深厚感情,坚持以人为本、为民解困,扎扎实实做好各项救助工作。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同心同德、勤奋努力,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切实组织和实施好今年“送温暖、献爱心”社会捐助活动,真心实意地解群众燃眉之急,给群众雪中送炭,最大限度地帮助缓解群众的生活困难,让困难群众温暖过冬。

 
 
 相关链接
· 全国“送温暖献爱心”社会捐助活动将于11月展开
· 中宣部等通知要求做好全国送温暖献爱心捐助活动
· 财政部积极迅速开展向灾区送温暖、献爱心活动
· 全国各地向困难群众送温暖献爱心
· 农业部送温暖献爱心 捐衣被1.7万件捐款1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