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刘贵今大使应邀出席由“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秘书处、英国皇家非洲学会和南非国际问题研究所在南联合举办的中非关系研讨会,并就中非关系、中非合作论坛等发表演讲。
刘大使首先介绍了中国政府在今年中非开启外交关系50周年之际,对非洲采取的一系列重大外交行动。他指出,尽管中国自身也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50年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向非洲提供了大量的不附加政治条件的援助,并在贸易、投资、人力资源培训、教育、卫生、维和等多个领域与非洲国家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
刘称,为了进一步提升中非关系,促进共同发展,中非双方于2000年10月共同发起中非合作论坛,迄今已分别在北京、亚的斯亚贝巴举办两届部长会。减债、市场准入、旅游、人力资源培训等领域的后续行动成果喜人。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暨第3届部长级会议将于今年11月初召开。目前各项筹备工作进展顺利,绝大多数非洲国家领导人已表示将出席峰会。峰会期间中方将就加强中非合作、支持非洲发展出台一系列重要举措,以进一步落实胡锦涛主席2005年9月在联大宣布的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的五项重要举措。
针对近年来西方在非洲散布的“中国威胁论”,刘指出,爱好和平是中国一贯的文化传统,中国在历史上从未侵占过一寸非洲土地,或贩卖过一个非洲奴隶。中国目前选择的是和平发展道路,就是要通过与世界各国平等、友好、互利、共赢的合作,来发展自己。“新殖民主义”的帽子扣不到中国头上。中非合作是南南合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中非在推进多边主义、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新秩序等问题上拥有广泛的共同语言,双方加强合作,有利于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维护共同权益和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中非经贸合作是真诚、开放、透明、兼容和互利的。中国经济的崛起将在发展融资、基础设施建设、人力资源培训等各个方面为非洲发展提供更大的机遇。中国的发展模式也为正在积极探索适合国情的发展道路的非洲国家提供了另一选择。
刘最后表示,当然中非经贸合作中也存在着一些新的问题,如中国廉价纺织品大量涌入非洲市场,冲击当地制造业;中国对大多数非洲国家持有贸易顺差;中国对非投资有限等。中方将本着积极的态度,解决非方的上述关切。中国与南非通过友好协商,达成纺织品协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中国政府还将采取务实措施,鼓励有实力的中国公司扩大在非投资。相信随着中非合作论坛峰会的召开,中非友好合作必将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全面发展。
周欲晓公参全程与会,并在会议结束时做总结发言。他指出,中国与非洲发展关系,一直是真诚、无私的。中非合作论坛峰会的召开,将为中非领导人通过集体对话,解决中非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个好机会。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中国将勇敢承担起其在非洲发展中应尽的国际义务,继续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向非洲提供不附加政治条件的经济援助。中国扩大在非存在,对非洲而言,是一个机遇,这也是西方近年来加大对非投入的一个重要因素。非洲国家将继续在减贫经验分享、人力资源培训等各个方面得到中国的帮助。
此次研讨会的主题是“21世纪中国在非洲的作用,为中非合作论坛做准备”。会议围绕中国崛起对国际地缘政治格局影响、其他地区与中国打交道的经验、中国对非政策和中非合作论坛、中国如何加强与“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的合作等议题进行讨论。研讨会有关成果将被整理成册,供“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首脑实施委员会本月底召开会议,讨论中非合作论坛时参考。“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秘书处首席执行官穆卡韦莱教授、英国皇家非洲学会主席霍尔姆爵士和南非国际问题研究所副主席莫莱茨•姆贝基,以及来自南非、埃塞俄比亚、埃及、尼日利亚、安哥拉、马拉维、英国、欧盟、加拿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墨西哥、印度、中国等40余名学者、外交官出席了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