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28日,国务院扶贫办在河南省郑州市举办第一期全国扶贫开发与构建和谐文明新村专题研究班。部分中西部地区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党政领导、扶贫办主任,以及各省(区、市)扶贫办负责同志参加了研究班。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高鸿宾同志出席了开班式并发表讲话。
这次研究班采取专家授课、现场考察、案例交流与研究讨论的方式进行,交流了各地在推进“一体两翼”和贫困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分析了目前工作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研究加强扶贫工作的政策措施。
高鸿宾在讲话中指出,扶贫开发是长期复杂艰巨的任务,将贯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历史过程。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贫困问题越来越复杂和多元化,农村的贫困问题依然十分严峻。相对于过去,目前现有的贫困人口扶持难度更大。因此,各地要充分认识扶贫开发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高鸿宾说,要继续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在性质、对象、手段和目标方面,扶贫开发与农村低保制度有所不同,扶贫工作是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能力的建设,培养贫困人口自立自强的精神;对象是收入低但有劳动能力的人群;手段是创造条件,提供机会;目的是让贫困人口和全体人民一道参与发展的过程,共享发展的成果,是让贫困群众在政府的支持下靠自己的努力摆脱贫困、走向富裕,并获得尊严和自信。今后扶贫工作要继续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不动摇。
高鸿宾强调,各地要把扶贫开发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结合起来,全面促进贫困地区的发展。他说,从全局看,扶贫开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任务,但在贫困地区,坚持扶贫开发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如果我们能坚持以村为基础的扶贫规划的实施,扎扎实实地作好整村推进工作,就是实实在在地在贫困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高鸿宾最后说,各地在整村推进的过程中,要在目前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完善和调整;要领导重视,动员群众,组织群众;要进一步整合资源;要强调服务组织的作用;要重视和研究完成规划实施的村的后续管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