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驻乌兹别克斯坦大使于洪君向乌媒体介绍中乌关系新发展和中国经济建设新成就
2006年10月23日,中国驻乌兹别克斯坦大使于洪君在使馆接受了乌兹别克斯坦《东方商业信息报》记者的采访,向记者介绍了中乌关系发展的新情况以及中国经济建设的新成就。
于洪君在访谈中表示,我们说中乌关系已经达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不是一个空洞的外交词令,而是对两国关系的一个科学定位。今年,胡锦涛主席和卡里莫夫总统多次会晤,吴邦国委员长和哈利洛夫议长在圣彼得堡进行了友好会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先生应邀访乌。中国一些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与乌总统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所成功地举行了双方关系研究会。中国人大一个代表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代表团前几天刚刚结束对乌的友好访问。两国的经贸关系今年也显现出令人欣喜的好势头,双方贸易额比去年将有较大幅度增长。
今后,中乌两国无疑将会继续扩大和深化双方在各领域的合作,这些合作的形式和内容将更加丰富多彩,其特点是既符合两国的当前利益又着眼于双方的长远利益;既适应中国与中亚各国关系发展的总水平,又顺应当前国际和平发展与合作的大潮流。
采访中,于洪君还向记者介绍了日前在乌鲁木齐召开的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第五次部长会议的情况。他表示,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在会上提出的关于中国与中亚国家开展经济合作的四点建议对中乌经贸合作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于洪君还向记者介绍了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成就及主要原因。他说,200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182321亿元人民币,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4年增长9.9%。2006年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91443亿元人民币,又比去年同期增长10.9%。2005年中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88604亿元人民币,比2004年增加25.7%。2006年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32371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29.8%。2005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为14221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23.2%,贸易顺差为1019亿美元,比2004年增加699亿美元。2006年上半年,中国进出口总额为7959亿美元。2005年中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603亿美元。中国的外汇储备2005年为6100亿美元,年底增加至8189亿美元。今年上半年,中国的外汇储备总量已达9411亿美元。据测算,到今年年底,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按美元计算将进一步接近德国,居世界第三位。中国外贸总额将超过日本,稳居世界第二。中国的外汇储备,不包括香港、澳门和中国台湾地区,将名列世界首位。
于洪君表示,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始终保持高速发展,关键是我们党和政府切实把全国一切工作的重心转移到了现代化建设的轨道,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中来。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幻,无论国内遇到多大困难,始终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始终把一心一意谋发展当作执政兴国第一要务,并且非常重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视国内各方利益的综合平衡和各方面发展的统筹协调,非常重视争取和利用良好的国际环境和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
于洪君最后表示,中国在前进的道路上并非一帆风顺,经济和社会发展并非没有问题。譬如: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存在资源和能源消耗过度问题;进出口不平衡和顺差过大问题也没有很好解决;环境保护和劳动力就业压力还相当大;地区发展不平衡和社会分配不公问题日益凸显;扶贫救困的任务仍然相当艰巨;还存在社会投资过量导致经济过热以及外汇储备过多招致金融风险的可能性。但我们党和政府对此始终保持清醒的认识,以胡锦涛总书记为首的中国新一代领导集体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构想,目的就是要动员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提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全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中国的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