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国防科工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军工企业环境污染治理,取得了初步成效,“十一五”拟继续加大环境污染的治理工作。
个别军工企业环境污染问题突出。为查明情况,有针对性地解决军工企业环境污染治理问题,去年10月,国防科工委委托咨询公司组织专家进行了专项调查。结果显示,军品生产环境污染主要集中在核工业的放射性产品和兵器、航天工业的特种化工产品生产企业。火炸药生产污染问题尤为突出,是军工生产环境污染的主要根源。
军工企业环境污染问题成因复杂。一是历史欠账较多。军工火炸药生产线大多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生产工艺相对落后,这些项目当年建设时的环保设施不配套或比较简陋,加之运行多年后已经达到或接近报废年限,无法正常发挥作用,因此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含有多种有害物质的废弃物。二是污染治理的工艺技术不掌握。当前,国际上发达国家对废酸处理已采用了真空浓缩等先进技术,比较好的解决了环保问题。我国由于环保技术研究投入较少,目前军工企业废酸治理工艺仍主要采用传统的锅式和鼓式蒸汽,无法满足环保治理达标的要求。三是火炸药企业经济承受能力较弱。就目前情况而言,要使火炸药企业短期实现达标排放,需对现有工艺进行改进,一次性投入较大。而火炸药企业一般效益较差,经营比较困难,环保改造后,将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
采取有效措施综合治理。国防科工委把加强军工企业环境污染治理作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启动部分重点污染企业环境治理工作,同时加紧研究制定“军工企业环境污染治理指导意见”。军工企业环境污染成因复杂,治理难度大,根据有关专家建议,“十一五”拟考虑通过综合整治、逐步推进的方式开展军工企业环境污染治理工作。
一是开展历史遗留问题的综合整治。对火炸药、火工品、防化器材等重点污染企业存在的共性问题,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有计划、分步骤的进行治理;对污染量较小的其他污染问题,根据实际情况逐步解决。
二是更新改造老旧工艺,积极推进源头治理。对老旧生产工艺,凡是通过改变生产工艺可大大降低污染物排放的,要通过采用先进生产工艺技术,逐步淘汰高消耗、高排放、低产出的工艺设备,从源头减少污染物排放。
三是新建项目要做到清洁生产。按照国家要求,将安全、环保、节能措施纳入项目的决策中,在项目前期工作、项目实施、竣工验收、后评价等过程中贯彻落实。
四是发展相关环保科技和产业。结合军工单位实际,积极开发与军品技术同源、具有军民结合特点的环保技术、工艺、设备和产品;加大科研投入,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注重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强综合集成和应用开发。
通过“十一五”综合治理,国防科技工业一定会在打造绿色军工方面取得重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