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以才立,业以才兴。建国以来,国防科技工业取得了以“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为标志的辉煌成就,也聚集了一支以高层次人才为代表的优秀人才队伍。国防科技工业“十一五”规划纲要继续把加强军工人才队伍建设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提出了新时期要军工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思路、具体目标和有关措施。
“十一五”军工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思路:大力推进“以人为本、着力创新、高端引领、促进发展”的人才兴业战略,培养造就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军工人才队伍,在国防科技工业形成百舸争流、千帆竞发、万马奔腾的人才工作和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十一五”军工人才队伍建设的具体目标:一是总量保持适度规模;二是素质能力显著提高;三是层次结构均衡合理;四是体制机制充满活力;五是各类人才协调发展。
“十一五”军工人才队伍建设的具体内容:
一是加强国防科技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国防科技创新团队计划、国防科技紧缺人才培养计划、科技骨干人才公派出国留学计划等,在重大科技与工程技术领域形成250个由核心人才领军的创新团队,选拔万余名紧缺人才进行培训,优化人才结构,造就一支专业配套、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专门技能人才队伍。
二是加强国防科技工业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以国防学科和专业建设为重点,实施“三优”工程(党建创优、研究生教育创优、本科教学创优)提升办学水平,加强委属高校和国内外知名院校、院所合作,建设国防特色突出、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基本形成高水平国防特色学科专业体系,部分学科达到国际一流水平。设立国防科技奖学金,扩大国防专业研究生、博士生招生规模,吸引优秀学子报考军工院校,有计划地为军工企事业单位培养、输送优秀毕业生。以国防军工关键岗位骨干人才培训为重点,加强各类人才的继续教育,在国内部分高校、科研院所和大型军工企业建设若干国防科技工业人才继续教育基地,加强高技能人才和军工特有专业(工种)紧缺技能人才的培养,形成不同类型、不同层级的继续教育网络体系。
三是改革、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以加快建设高素质创新人才队伍为目标,深化人事劳动分配制度改革,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建立国防科技高层次人才库,实行专门联系制度。完善国防科技工业“两总”及各类人才选拔、使用、考核制度。建立健全国防科技高层次人才特殊津贴制度,加大对国防科技拔尖人才的激励力度。实施国防科技工业特需人才集聚计划,建立国防科技工业杰出人才奖励制度和实施高层次人才安全保障政策,稳定骨干人才队伍,鼓励国内外优秀人才和智力以各种方式为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服务。
目前,国防科技工业有两院院士171名,科技人员36万,均占全国的1/10;有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20名,全国技术能手235名,占了全国的1/4;有委属的北航、哈工大等7所全国重点大学和长春理工大学等8所共建高校,是培养输送军工人才的摇篮和重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