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公安部通报2006年1月至10月全国社会治安形势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11月14日   来源:公安部网站

    2006年1月至10月,全国公安机关大力加强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不断加大侦查破案工作力度,严厉打击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的严重暴力犯罪,极大地压缩了各种违法犯罪的活动空间,有力维护了社会治安大局稳定,刑事犯罪案件数量呈现稳中有降的趋势,群众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2006年1月至10月,全国公安机关共立刑事案件374.9万起,比上年同期减少4.1万起、下降1.1%;破获各类刑事案件221万起,比上年同期增加11.3万起、上升5.4%。其中,破获年内案件170.2万起,同比增加5.6万起、上升3.4%。1月至10月,全国公安机关共发现受理治安案件578.9万起,同比下降5%,查处治安案件489.7万起。从各类刑事犯罪案件看,除经济犯罪案件外,各种主要刑事犯罪案件均呈现普遍下降的态势,刑事犯罪活动总体较为平稳。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杀人、强奸、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等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的恶性犯罪案件大幅度减少。1月至10月,杀人、强奸、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等犯罪案件同比分别下降13.8%、5.9%、13.8%、20.4%、25.4%。

    ——“两抢一盗”案件数量全面下降。1月至10月,全国公安机关共立侵财犯罪案件318.2万起,同比减少6.2万起、下降1.9%。在侵财犯罪案件中,共立盗窃案件252.9万起,同比下降1.5%,其中入室盗窃案件86.8万起,同比下降5.6%;盗窃机动车案件52.5万起,同比下降7.1%;扒窃案件13.6万起,同比下降9.8%。1月至10月,共立抢劫案件25.7万起,同比下降6.1%,其中入室抢劫案件2.1万起,同比下降16.7%。立抢夺案件16.4万起,同比下降8.6%。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案件持续攀升。1月至10月,全国公安机关共立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案件6.2万起,同比上升9.1%。其中,扰乱市场秩序案件和侵犯知识产权案件升幅最大,同比分别上升29.2%、31.5%。

    ——城市居民住宅小区和农村地区刑事犯罪活动不断下降。1月至10月,发生在居民住宅小区的危害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权利和侵犯公私财产犯罪案件同比下降3.4%;发生在农村地区的危害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权利、侵犯公私财产、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等四类刑事犯罪案件同比下降2.4%。

    ——火灾事故、交通事故的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都有较大幅度下降。1月至10月,全国因火灾事故共造成1238人死亡,1204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6.4亿元,同比分别下降35.5%、39.3%和41.1%。发生交通事故31.7万起,死亡7.3万人,直接经济损失12.4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5.1%、7.4%和20.9%。

 
 
 相关链接
· 公安部:实施农村警务战略以5项措施治理农村治安
· 各地公安机关采取多项措施确保国庆治安稳定
· 公安部:全国上半年整体社会治安稳定
· 公安部表彰预防重大治安事故督察先进集体和个人
· “治安管理处罚法” 网上有奖答题活动正式启动
· 春节期间全国重特大治安灾害事故呈明显下降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