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获悉,河北区10家公益性再就业公司近千名公益性岗位再就业的职工,日前领到了由劳动保障部门发放的商业银行“岗位补贴卡”。从11月份开始,这些职工每月15日都能在银行通过划卡形式,按时足额领取到岗位补贴。这是天津市新近推出的加强再就业资金管理,为再就业职工办实事的又一项具体举措。河北区10家试点企业1000余名“4050”再就业人员成为第一批受益人。
据了解,按照天津市再就业政策,“4050”公益性岗位再就业职工享受工资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待遇,为了加强再就业基金管理,保证公益性岗位再就业职工岗位补贴的按时足额发放,市劳动保障部门对公益性岗位补贴发放方式进行改革,由区县劳动保障部门直接把岗位补贴打入公益性再就业职工工资卡,减少了中间环节,保证了再就业资金专款专用和岗位补贴的按时足额发放。
再就业公益公司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资金比较紧张。此项补贴结算实行先发后补形式,企业占压资金多,而且有些公司由于资金困难不能保障岗位补贴的按时足额发放。公益性岗位补贴实行直接发放,减轻了再就业公司的资金压力,受到公益性再就业公司的欢迎。同时,公益性岗位补贴实行直接发放,到银行领取制度,减少了资金周转中间环节,保障了再就业资金安全,方便对再就业基金和再就业公司的监管,对规范工资补贴发放秩序,防止工资拖欠起到重要作用。(通讯员冯兆君 记者张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