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中央气象台气象专家解释华北大部出现大雾成因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11月20日   来源:气象局网站

    从11月19日后半夜起到20日北京地区也出现了大雾天气,受大雾影响京城早晨多数地区能见度小于500米,空气质量下降。由于雾大,京沈、京石、京津塘等高速公路都采取了封路分流措施。20日上午10点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大雾预报:20日中午到21日中午,辽宁、京津地区、河北中南部、山东、河南、湖北北部以及苏皖等地的部分地区仍将有雾或大雾。

    中央气象台气象专家何立富分析指出,此次范围较广、持续时间较长的大雾天气主要是由于空气温度的降低引起的。前期(18日前后)的大雾主要属于辐射雾,由于夜间地面辐射冷却,使贴近地面的空气层中的水汽达到饱和,凝结成雾。后期(19~20日)的大雾则属于平流雾,由于华北平原上空大气低层有弱的暖湿气流,相对湿度较大,而且地面风力较小。当暖湿空气移动到温度较低的地面上时,下部冷却使水汽达到饱和而产生了大雾。平流雾常常发生在冬季,不但范围大、雾比较浓,而且厚度也较大,有时可达几百米,持续时间一般较长。

    何立富同时指出,随着一股弱冷空气的东移南下,从20日夜间开始,华北平原的这场大雾自北向南将有所减弱,22日开始此次大雾天气将告一段落。 (中国气象报 曹冀鲁 蒙嘉川)

 
 
 相关链接
· 北京大雾
· 辽宁大雾严重干扰交通 百公里高速走了6个多小时
· 辽宁连发6个大雾预警信号 封闭高速公路超12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