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回良玉副总理就做好当前禽流感防控工作提出要求,他强调:今年秋冬防控禽流感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疫情发生几率降低,强化免疫发挥了重要作用,农业部等有关部门和地方做了大量卓有成效工作。目前,一些国家疫情再度发生,我们又面临“两节”前夕畜禽大范围流通交易的实际情况,要务必保持高度警惕,毫不松懈地加强疫情监测、加大免疫力度,毫不松懈地加强防控协作、开展联防联控,毫不松懈地推进兽医体制改革、强化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禽流感疫情防控能力和水平。
为贯彻落实回良玉副总理对做好禽流感防控工作的要求,12月14日,农业部召开全国冬季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视频会议,分析当前国内外禽流感防控形势,部署冬季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动物产品安全监管工作。农业部党组书记孙政才强调,要按照国务院领导同志重要批示的要求,务必保持高度警惕,毫不松懈地加强疫情监测,加大免疫力度,毫不松懈地加强防控协作,开展联防联控,毫不松懈地推进兽医体制改革,强化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禽流感防控能力和水平,确保人民群众元旦、春节期间动物产品消费安全。
孙政才指出,尽管我国禽流感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但防控形势依然严峻,防控任务十分艰巨。一是今年秋防工作动手早,到明年1、2月份,一些免疫工作开展较早的省份,禽群免疫保护力将超过有效期,如不及时补免,发生疫情风险较大。二是家禽及禽类产品流通,增加了疫情防控难度。三是今年属暖冬气候,大量候鸟在我国北方和中南部地区停留时间较长,加大了疫情传播风险。四是周边国家疫情复杂,对我构成威胁。各级畜牧兽医部门务必要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和侥幸心理,坚持预防为主,坚持依靠科学,坚持依靠法制,坚持群防群控,不断巩固和扩大禽流感防控成果。
孙政才强调,各级畜牧兽医部门要认真分析我国畜牧业发展新情况、新特点,突出重点,切实落实好冬季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各项措施。一是加大免疫工作力度,保证免疫质量。重点加强对接近或超过免疫有效期家禽、补栏家禽的免疫工作,特别是种禽、蛋禽、水禽抗体流失较快,要强化免疫抗体监测,及时补免。二是加强疫情监测,严格疫情报告。重点加大对种禽场、交易市场和候鸟栖息地等重点地区家禽监测数量和频次,对发现不明原因死亡家禽和野鸟及时报告,及时处置。充分发挥各级疫情测报网络和村级疫情报告观察员作用,提高疫情报告准确性、时效性。三是强化市场监管,防止疫情传播。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整顿和规范活禽经营市场秩序加强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的意见》,切实加强活禽市场监测、检疫监管等各项措施。四是加强监督执法,保障动物产品安全。12月下旬,农业部将组织在全国开展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检查,重点检查各地动物及动物产品流通环节监管,以及动物防疫证章标志管理情况,切实加强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力度,确保“两节”期间动物产品消费安全。五是抓好督促检查,落实防控措施。农业部2007年1月份将派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定点联系制度工作组,对重点省份开展专项检查,督促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六是做好应急准备,果断处置疫情。各级畜牧兽医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建立应急队伍,加强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七是畜牧兽医部门要继续会同卫生、质检、科技、工商、宣传、外交等部门,密切协作,坚持联防联控,群防群控。重点做好活禽市场禽流感防控、促进禽类产品出口和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工作。
孙政才要求,各级畜牧兽医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把思想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和部署上来,做到思想认识到位、工作措施到位、协调配合到位、政策保障到位,坚持不懈做好禽流感防控工作,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认真落实防控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建立健全禽流感免疫工作责任制、疫情报告责任制、应急处置责任制、检疫监督责任制,整体构建动物防疫工作责任体系。继续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突出抓好乡镇畜牧兽医站和基层防疫队伍建设,稳定畜牧兽医技术推广队伍,健全村级防疫网络。加大各地免疫、监测、检疫监管等情况宣传力度。积极宣传禽流感疫苗、诊断试剂等科技成果,以及成果应用情况。普及禽流感等防疫知识,增强公众防疫意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农业部副部长尹成杰主持会议。国家首席兽医师、农业部兽医局局长贾幼陵通报了近期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形势和国际组织考察我国禽流感防控的有关情况。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卫生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国务院港澳办、国务院新闻办等部门和总后卫生部、武警疾病控制中心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