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社科院学部主席团召开“学习六中全会《决定》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研究”研讨会。社科院副院长、学部主席团主席冷溶主持会议并讲话,他强调,学习好贯彻好六中全会精神,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智慧和力量,是当前社科院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全体职工的重要政治任务。学部作为社科院重要的学术指导、学术咨询和科研协调机构,应当带头学习,并通过自己的学习推动全院学习。
学部主席团成员陈佳贵、江蓝生、汝信、李京文、林甘泉、王家福、程恩富、郝时远,学部秘书长何秉孟出席会议。
冷溶指出,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是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纲领性文件。胡锦涛总书记在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为做好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院党组和陈奎元同志高度重视对六中全会文件的学习贯彻。院党组向全院发出了《关于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通知》,对社科院的学习贯彻工作作出全面部署,提出明确而具体的要求。
冷溶强调,社科院学部要在院党组、院务会议和学部主席团的领导下,更好地发挥学部的学术指导、学术咨询和科研协调的职能,推动社科院的学术研究上一个新台阶,使我们的学术研究更好服务于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冷溶就进一步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学部要发挥带头作用,认真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理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一个紧迫的实践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学部要在和谐社会的理论研究上发挥作用。学部委员首先要带头学习和研究六中全会作出的理论新概括,提出新观点和新论断。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全局的系统工程,需要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来努力。各学部要充分发挥科研优势,从不同角度围绕和谐社会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组织精干力量,加大扶持力度,尽快推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二是要以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积极推进社科院构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的各项工作。各学部要把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同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和“5·19”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精神结合起来,与全面实施社科院“十一五”事业发展规划结合起来。要以学习宣传研究六中全会精神为契机,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来开展研究,充分发挥学部综合研究优势,进一步整合社科院科研力量,使社科院的科研工作更加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使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三是要把学习六中全会精神与学习贯彻全国宣传部长会议精神结合起来。2006年度全国宣传部长会议是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要求,宣传思想战线和意识形态领域的部门,要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大力推进和谐文化建设,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动员各方面力量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七大,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良好思想舆论氛围。这次会议的精神和李长春同志、刘云山同志的重要讲话,对于做好社科院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全院各学部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要按照中央关于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关于意识形态领域的形势判断和工作部署上来。
社科院特约顾问、学部主席团成员刘国光做书面发言。社科院学部主席团成员汝信,文史哲学部副主任张海鹏,学部主席团成员李京文,学部主席团成员、社会政法学部主任郝时远,学部主席团成员王家福,荣誉学部委员陆学艺,国际研究学部副主任周弘,学部委员李崇富先后在会上发言。他们认为,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决定》,是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最新发展和创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立足现实、着眼长远,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合理布局出发,为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而确定的总目标、总思路、总战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地协调好社会关系,解决好社会矛盾,使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一种稳定、有序、良性的发展状态。与会者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是以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体现这一根本利益的准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差异中求和谐,在多样中求统一的观念实践,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的伟大任务,也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科学把握国情,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深化理论研究,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做出贡献。
社科院学部主席团成员、学部委员和荣誉学部委员30余人出席了会议。(王宏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