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安徽出现粮食增产 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的好形势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12月19日   来源:安徽日报

    “今年农民最高兴的事儿,就是钱袋子鼓了,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有望实现两位数增长。”安徽省农委负责人在分析今年安徽省农业农村经济形势后如是说。由于各地坚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新农村建设为主线,以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以改革为动力,扎实推进“三农”工作,出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好形势。

    凤台县桂集乡大王村74岁村民吴振兴高兴地说:“种了一辈子地,今年第一次在1亩稻茬田里收了900多斤麦子,小麦高产攻关行动使俺们增产又增收。”据悉,安徽省继续实施的小麦高产攻关活动和水稻产业提升行动,粮仓更加充实,全省农民因粮食增产人均增收102元。

    经济作物量增价扬,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各地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大力培育主导产业,发展“一村一品”,壮大产业集群。全年瓜菜、茶叶、蚕茧、水果产量有望分别达2450万吨、6.3万吨、3.2万吨和160万吨,同比分别增长9.8%%、6%%、8.1%%和5.5%%;产值分别达180亿元、17亿元、8亿元和22亿元,分别增长11.1%%、10%%、42%%和15.8%%。

    农业招商引资步伐不断加快,为“三农”工作增色添彩。今年有一批国内大企业相继落户安徽省。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省农业招商引资项目达100多个,引资总额超过20亿元。省财政和金融部门加大对龙头企业支持力度,“121强龙工程”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健康发展。省级龙头企业由去年的175家发展到313家。前三季度龙头企业营销收入和利税均实现同步增长。

    由于省里加大资金整合力度,支持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全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目前已建立各类合作经济组织近4000个、成员137万,占全省总农户的10.5%%。这也带动“一村一品”块状农业发展,有效促进农民增收。据典型调查,参加合作经济组织的农民比没参加的农民人均年增收700元以上。

    劳务收入仍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前三季度全省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512.1元,同比增长19.2%%,增幅居全国第二位。其中工资性收入达到1026.2元,同比增长28.8%%。(记者 方秀实习生 万聪)

 
 
 相关链接
· 全国粮食播种面积产量增加今年继续保持稳定增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