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根据云南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云南省民政厅派出4个工作组对全省灾区民房恢复重建和灾民安全过冬问题进行检查。从丽江、大理、保山、怒江等地传回消息,当地党委、政府切实采取措施帮助受灾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把党和政府的温暖及时送到群众手中。
丽江市在确保群众安全过冬和灾区民房恢复重建工作中,市、县、乡(镇)、村形成摸底调查网络,做到对群众困难情况心中有数。同时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发放的有关物资和资金,掀起了“扶贫济困送温暖”捐赠活动的热潮,捐款捐物比去年成倍增加,拥有了较为充裕的物资储备,确保困难群众安全过冬。在今年春节期间发生4.8级地震的永胜县东风傈僳族乡,原址民房恢复重建已近尾声,争取2007年春节前灾民全部搬进新房。
今年,大理白族自治州自然灾害频繁,导致受灾群众在吃饭、穿衣、住房、治病等方面困难较大。州委、州政府把妥善安排冬令期间困难群众和灾民生活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全面兑现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全面兑现提高20世纪60年代精简退职人员生活补助、全面兑现提高农村“五保户”生活补助、全面兑现调整部分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目前,州级各单位捐赠的30多万元捐款以及支援到大理州的12.5万余件(套)衣服,全部发放到各县贫困地区。全州共下拨救灾资金630多万元,采购大米1070多吨。通过社会捐助、灾民生产自救、群众互助互济等措施,确保了困难群众及灾民安全过冬和愉快过节。
保山市由民政部门组织荒情调查组深入乡、村,到一家一户调查了解群众缺粮情况,及时将调查情况刻录成光盘向上级报送,为上级决策提供详实可靠的依据。在救灾救济款物下拨、发放的过程中,要求各级民政部门严格实行“专款专用、重点使用”,严格管理使用救灾救济款物。在救灾救济工作中做到“四个第一”,即第一时间赶到灾区;第一时间将灾情上报;第一时间转移安置好灾民;第一时间将救灾物资送到灾区。积极开展“献爱心、送温暖”捐赠活动,截至12月10日,该市共接受捐赠款71.89万元,专项用于灾区民房恢复建设和冬令灾民生活救助。
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传统节日“阔时节”期间,省民政厅工作组深入到泸水县灾区困难群众家中,走访慰问受灾贫困群众,送上慰问金和衣被。今年怒江州发生多起洪涝、泥石流、滑坡、狂风等灾害,州委、州政府积极应对,认真做好灾区民房恢复重建工作, 目前齐朗当村47户受灾民房已易地重建完工,砖石水泥结构的新房明亮宽敞,灾民在年前可全部搬进新居。州里还拨给救灾衣被粮食、30万元救灾款,翻修了村小学,灾民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有学上、有电用。同时,怒江州还组织开展了向灾区贫困群众“送温暖,献爱心”捐赠活动,全州干部群众捐赠的资金17万元及一批衣被已下发给灾区贫困群众。(江世震 庄俊华 李春旭 刘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