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内蒙古检验检疫局与蒙古国卫生部自然疫源性疾病防治研究中心在北京就中蒙联合开展啮齿动物携带病原及鼠疫遗传多态性研究举行工作会谈。
此次中蒙两国开展传染病联合科研合作研究是继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同俄罗斯开展中俄鼠疫及鼠传疾病联合监测研究之后,又一项我国同周边国家开展跨境传染病联合监测和防治的一项科研工作。
双方交流了两国边境鼠疫及其媒介载体种群分布和流行情况,研讨了两国边境地区鼠疫菌遗传多态性研究的实施方案,提出了鼠疫及啮齿动物携带病原的共同监测计划。会后双方签署了中蒙联合开展啮齿动物携带病原及鼠疫遗传多态性研究的会谈纪要,该合作项目将在今年4月至10月间分别在蒙古国中央省、东方省、南戈壁省和中国内蒙古二连浩特、满洲里地区实施,联合监测期间中国检科院和内蒙古检验检疫局将在技术方法等方面给予蒙方大力支持。
中蒙两国边境地区是鼠疫等啮齿动物携带传染病的高发区域,该研究对有效防止鼠疫的跨境传播,预防控制鼠疫流行,保障两国交通、旅游、贸易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该项研究也将为卫生检疫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制定、实施、评价鼠疫和相关病媒传染病控制策略提供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