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加快,效益增长,贡献增大……记者从吉林乡镇企业工作会议上了解到,经过全省上下的不懈努力,吉林乡镇企业呈现出恢复性增长的强劲势头:2006年,吉林乡镇企业实现增加值877.6亿元,比上年增长21.3%。
骨干龙头企业日益壮大。目前,乡镇企业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208户,比上年增长42%;其中营业收入超1000万元的447户,超5000万元的115户。红嘴集团去年实现产值65亿元,税金3亿元,从业人员达万人以上,已成为全国特大型乡镇企业。另外,吉林乡企外贸骨干企业发展较快,出口交货值超过500万美元的企业达40户,新技术推广、新产品开发和新成果应用有了一定突破。去年,吉林乡企共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成果158项,开发市级以上新产品370种,其中具有知识产权的占25%,有30余种产品获得吉林省名牌产品称号。
重点区域乡企集群优势凸现。去年以来,吉林一批重点项目和优势企业开始向乡镇企业集中区聚集,“小而散”和“小而弱”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2006年,吉林已建成营业收入超10亿元的乡镇企业县(市、区)30个,长春市绿园区乡镇企业营业收入达170亿元,有15个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和4个强村富民示范企业园区获得国家农业部批准,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乡镇企业集群经济优势。
农产品加工企业迅速崛起。在发展乡镇企业的过程中,吉林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辐射带动作用日益显现,成为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重要龙头企业,吉林形成一批农产品加工大镇、强镇。以榆树市五棵树镇为例,2006年,农产品加工业为本级财政增加收入4000多万元。吉林已有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261户,从业人员达66675人,实现增加值216亿元,比上年增长29%。
体制机制创新步伐加快。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民的市场经济意识逐步增强,吉林涌现出一大批乡镇企业,这些企业有的是专业合作组织,有的是股份合作组织,有的是个体私营企业等,在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和壮大县域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据不完全统计,在吉林乡镇企业中,有85%左右为民营资本。(记者翟劲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