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纯清代省长在陕西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2007年陕西要实现生产总值增长11%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左右的目标。为实现这些目标,要做到六个“更加注重”。
2006年:生产总值达到4383.9亿元,阶段目标提前四年实现。
袁纯清说,2006年陕西生产总值达到4383.9亿元,比上年增长12.7%,比预期目标高出1.7个百分点,提前四年基本实现建设西部经济强省"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目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571.8亿元,增长18.4%,工业对经济增长的主导作用更加突出;能源化工、装备制造业分别增长34.4%和29.6%,支柱产业的支撑作用更加明显;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由205提高到229,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22.O亿元,增长15.1%,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30%提高到40%。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1.5,物价水平总体平稳。财政总收入696.8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62.1亿元,分别增长31.7%和31.5%,增幅位居全国前列。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268元,增加近千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60元,第一次实现了年增加两百元的目标,均是改革开放以来增加最多的一年。
2007年:生产总值增长11%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左右。
袁纯清在报告中说,2007年陕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1%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00亿元以上;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5%;财政总收入增长16%;城镇新增就业2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左右。
袁纯清说,要实现这些目标,要注意做到六个“注重”。
更加注重调整优化经济结构。
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必须以更为自觉和积极的态度,以优势产业和优势区域为依托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以四大基地建设为龙头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以项 目建设为载体扩大投资和消费,努力在产业升级、区域布局和发展模式上有新的突破,实现全省经济发展“好”字当头、“好”中求快。
更加注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之举。要以建设现代农业为基点,以发展农村经济为重心,以农村文明进步为根本,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实施一大批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和优势产业龙头项目,强化科技、物质、人才三大支撑。重点解决上学难、看病难、饮水难、行路难、听广播看电视难、废弃物利用难等“六难”问题,努力提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更加注重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改革开放是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动力。目前我省改革处于攻坚阶段,开放正当关键时期。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着眼于提高经济的开放度和市场化水平,坚持以国企改革为重点深化各项改革,以招商引资为抓手扩大对外开放,努力在深化改革中增强发展的活力和动力,在扩大开放中获得发展的机遇和空间。
更加注重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自主创新是发挥我省比较优势、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必须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全面实施“13115”科技创新工程,围绕优势产业和重点项目,着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拳头产品,全面提升我省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更加注重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
节能降耗与环境保护是我省必须直面的严峻课题。要通过实施重点节能工程,实行严格的环保制度,加大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力度,做到能源消耗持续下降、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发展循环经济,扎实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更加注重关注民生构建和谐。
关注民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必须把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继续加大公共资源向农村、困难群众、社会事业、落后地区的倾斜力度,着力做好扩大就业、农村低保、贫困学生助学和技能扶贫工程、城市廉租房建设等10件关系民生的实事。依法加强社会事务管理,深入推进“平安陕西”建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形成团结兴陕的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