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药品安全监管工作会议于2007年2月1~2日在厦门召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吴浈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
2006年,全国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和实践科学监管理念,药品研究监管、生产监督、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再评价、药品分类管理和特殊药品监管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一是进一步健全法规体系,制定和完善药品安全监管有关规章。二是有效应对和处置了药品安全性紧急事件和群体突发性不良事件。据统计,全年共收到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36.9万份,处理药品群体不良事件14起。三是药品生产专项检查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国家局对24家药品生产企业进行了飞行检查,收回《药品GMP证书》13家,责令整改9家,对因违规被收回GMP证书的5家生产企业进行了通报曝光,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四是药品研究监督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已有22家通过GLP实验室认证,共有药物临床试验资格的医疗机构253家,涉及1450个专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直接组织查处临床前涉嫌违规的案件30余件,涉及研究机构23家。五是特殊药品监管取得新成效。
吴浈在讲话中强调指出,食品药品监管系统要认真学习领会吴仪副总理在全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正确履行职责,坚决扭转当前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被动局面;要树立实践科学监管理念,进一步解决“为谁监管,怎样监管”问题,做好药品生产专项整治工作,规范药品研制、生产秩序,杜绝药品安全质量事故的发生。他强调,2007年药品安全监管工作,要突出做好药品生产专项整治工作,将注射剂列为高风险产品进行重点监管,对生产第一、二类高风险产品的企业试行驻厂监督员制度,开展血液制品专项整顿;要提高GMP飞行检查质量,严厉打击和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使药品生产秩序得到根本好转,确保人民用药安全有效;要做好药品安全性突发事件的处置工作,逐步建立和规范药品不良反应监测预警和应急机制;要加大对药品研究监督检查的力度,规范药物非临床研究和临床试验的秩序,确保药品研究资料的真实和可靠;要继续加大对特殊药品监管力度,有效遏制特殊药品流弊案件的发生。
各省(区、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分管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局领导,药品安全监管处负责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有关司室和直属单位的代表共150多人参加了会议。厦门市政府副市长叶重耕到会祝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