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上午,水利部水资源与水生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的揭牌仪式在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举行。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总工程师刘宁,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陈志恺院士、石玉林院士、相关司局领导、“中心”管理委员会成员、“中心”专家委员会成员以及相关领域不同部门的有关专家学者出席揭牌仪式。
据介绍,该“中心”是我国首个部级水资源与水生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人才队伍、支撑条件和相关前期工作基础等方面进行综合比选的基础上,中心主要依托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以促进我国水资源与水生态工程技术的整体发展及推广应用。
在自然和日趋强烈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流域或区域尺度的水循环过程发生了深刻变化;与此同时,伴随着水循环过程的水环境与水生态过程也发生了显著变化。采用先进的水资源与水生态工程技术,对水资源与水生态过程的演变进行有效调控;充分发挥水资源经济社会效益及生态与环境效益,维系变化环境下供用水安全、水环境安全和水生态安全,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当前各个国家、流域和地方在发展中面临的重大战略及发展问题。然而,当前水资源和水生态相关工程技术的整体发展尚不能满足上述实践需求,人类仍然面临着较为严重的水危机风险,亟待研发和推广相关的水资源与水生态工程技术,我国尤为如此。
胡四一指出,当前,我国局部地区仍面临着较为深刻的水资源、水生态与水环境危机,影响到区域整体的持续、协调、快速、健康发展。如何通过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充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与效益;并对受损的水生态与水环境系统进行科学修复,已成为我国水利管理及生态环境保护领域亟待解决的重大命题。为此,水利部决定成立水资源与水生态工程技术中心,紧密围绕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需求,在国家新时期治水方针指导下,以自主创新为主导,通过广泛交流合作,优化基础研究装备,构建我国水资源与水生态工程领域的技术研发与合作交流平台,全面提升我国在水资源与水生态工程技术领域服务于国家和地方生产实践需求的能力。
胡四一针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工作与发展,提出了要求和希望。
第一,技术研发与推广工作要紧密结合国家新时期的水利发展战略。要以国家在新时期的治水思路作为本中心的发展宗旨,系统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水资源与水生态工程技术体系。
第二,技术研发与推广工作要紧扣水利工作的中心任务。要加强与各级水行政管理部门及流域机构的沟通与联系,明晰相关技术的市场需求;并以此为导向,做好中心的整体发展战略、适时安排中心的技术研发与推广及合作交流任务。
第三,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重视年轻科研人员的培养。人才是中心整体发展的源动力;要通过灵活的人才管理机制,并积极为年轻科研人员创造专业锻炼的机会,建设一支理论基础扎实,技术开发能力强,且能创建与引导水利科技市场发展的人才队伍。
第四,进一步继承和发扬依托单位的优良传统。要在老一辈科学家的指导和带领下,踏实工作,锐意进取,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和原创性成果的产出,使得整体科研水平再创新高。
第五,要及时与专家和有关部门的沟通与联系,争取多方支持。同时也希望各位专家、管委会成员单位、依托单位以及部内各司局,进一步关心和大力支持工程技术中心的工作。
“中心”的主要任务主要是:完善水资源与水生态工程技术理论体系,提高水资源与水生态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发挥行业带头作用;组织开展水资源及水生态领域的重大战略问题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技术支撑;建立面向国内外开放的、国际一流水平的水资源与水生态工程技术平台和研究基地,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国内外技术交流与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成果推广与引进应用工作,面向社会各界提供水资源与水生态工程技术科技咨询服务;加强研究生培养和组织职业技能培训,全面提升相关从业人员的科技素质,建设水资源与水生态工程技术专门人才培训和高级人才培养基地。
揭牌仪式后,水利部副部长兼“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胡四一、水资源司司长兼“中心”管理委员会主任高而坤分别作了题为《水文学及水资源的学科前沿和研究需求》和《水资源管理实践与研究》的学术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