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辽沈盈生机,满怀豪情促振兴。2月16日,辽宁大厦一楼多功能厅鲜花吐艳,笑语欢歌,洋溢着喜庆的节日气氛,辽宁省各界人士迎新春茶话会在这里隆重举行。辽宁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克强出席并致辞,省长张文岳主持茶话会,省政协主席郭廷标出席。
李克强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新春致辞。他代表辽宁省委、省政府向全省各条战线辛勤工作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向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向人民解放军驻辽部队指战员、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向所有参与和支持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各界人士致以诚挚的问候和新春的祝福。
李克强指出,刚刚过去的2006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省人民的共同奋斗,辽宁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大业在良好开局的基础上又取得重要进展。全省一些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达到或超过东部地区平均水平,反映人民生活水平和经济发展后劲的指标增幅明显高于全国或东部地区平均增幅。地区生产总值9257亿元,增长13.8%,是十几年来增长最快的一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16.9亿元,增长2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34.6亿元,增长14.5%。出口总额283.2亿美元,增长20.8%。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59.9亿美元,增长66.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689亿元,增长34.8%。在部分地区遭受严重旱灾情况下,粮食产量达到172.5亿公斤,是辽宁省历史上第三个丰收年。和谐辽宁建设稳步推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群众普遍增利益、得实惠。辽宁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突破1万元和4000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2.6%和9%。提前一年完成了5万平方米以上城市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任务,使120万人喜迁新居。在2005年解决14.3万户零就业家庭就业问题的基础上,去年又援助了新出现的零就业家庭3.5万户,实现了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全省的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治建设和党的建设都取得了新的进展。全省广大干部群众精神振奋,心齐气顺劲足,呈现出聚精会神谋发展、万众一心促振兴的良好局面。
李克强强调,今年是辽宁迈向全面振兴的重要一年,我们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落实辽宁省第十次党代会和省“两会”精神,紧紧围绕全面振兴的主题,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着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着力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不断推进全省各项工作在更高的起点上实现新的突破,加快向东部发达地区行列迈进的步伐。要在建设国家新型产业基地方面取得新突破,把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自主创新作为重要爆发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聚集区,继续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建设,形成腹地和沿海良性互动的新格局,加快建设国家沿海经济强省。要在以县域经济为重要载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面取得新突破,坚持以工业化为主导、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以城镇化为支撑,大力发展县域工业,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强化惠农的各项政策措施,努力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和谐。我们要在构建和谐辽宁方面取得新突破,继续从解决重点民生问题入手,来构建和谐辽宁,全面启动5万平方米以下城市连片棚户区改造,加大对零就业家庭援助的力度,确保每个家庭至少有一人稳定就业,力争双就业,在人民群众的看病、就学遇到特殊困难方面要加大综合救助的力度,大力推进平安建设,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让振兴的成果惠及全省人民。要在继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着力改善发展软环境,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营造良好环境。要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加快推进辽宁全面振兴的强大合力。要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不断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实现辽宁全面振兴提供坚强的保障。
李克强强调,在充满生机和希望的2007年,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民,开拓创新,真抓实干,把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宏伟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茶话会上,辽宁省文艺工作者表演了精彩的文艺节目。
出席茶话会的有辽宁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领导班子成员,省军区和省法院、省检察院、省武警总队主要负责同志,担任过副省级以上领导职务的老同志,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主要负责同志,劳动模范、工人、农民代表,科技、教育、文化、体育界代表,民族、宗教界等各界人士代表,部分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省(中)直各部门负责同志。(记者胡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