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家住杭州路80岁的周阿姨突发感冒,家人急忙将老人送到杨浦区老年医院。在急诊挂号室,老人开了腔:“快拿我的慈善医疗卡。”子女掏出节前刚刚领到的天蓝色慈善医疗卡,往机器上一刷,电脑屏幕显示,老人今年是头趟看毛病,打针配药就从卡里扣钱。据悉,慈善医疗卡原来为纸质卡,今年开始改为电脑联网卡,老人持卡看病,更加方便了。
记者从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医疗救助部了解到,早在2001年初,为帮助部分未享受城镇医疗保险的60岁以上贫困老人,市慈善基金会启动了“慈善医疗卡实施项目”,让符合条件的老人,每人每年免费享受500元医疗费。截至去年,累计有近15万人次的老人领到慈善医疗卡,享受慈善医疗救助服务,受助金额约7500万元。今年,上海市计划发放慈善医疗卡43000张,将为全市60岁以上无医疗保障的低保老人实施医疗救助全覆盖。
据介绍,“慈善医疗卡实施项目”在卫生系统协助下,已在全市19个区县开展,全市285家包括社区卫生中心在内的医院设立了慈善医疗定点门诊部,持卡老人可到这些定点门诊部就近看病。
春节前一天,记者来到虹口区新港社区卫生中心,就看到持卡老人在看病。72岁的甘跃芬老人是印尼归侨,老人体质差,小毛小病不断,说起慈善医疗卡,连连说“真是派上大用场”。79岁的黄宝英老人去年刚领到慈善医疗卡,记者问她:“你配这些药花多少钱?”“不多,一瓶克感敏3块钱,一瓶珍菊降压片12块4角,一瓶眼药水2块5角,一共才17块9角。每次看病,医院还贴补我不少呢!”
众人拾柴火焰高。记者获悉,绝大部分定点门诊部对持卡老人除免收挂号费、诊疗费外,还在检查费、药费等项目给予优惠。实际上,慈善医疗救助对象每年要享受到价值800—900元的救助。虹口区新港社区卫生中心算了笔账,2002—2006年减免老人的医疗费用达21735.20元。据不完全统计,杨浦区7家社区卫生中心在过去6年内,仅在配合慈善医疗卡救助这一项目上,就为老人减免38万多元的费用。从今年起,有关部门已明确规定,全市社区卫生中心对持卡老人一律免收挂号费、诊疗费,其他有关服务类收费减免60%。
小小慈善医疗卡,凝聚各方好心人汗水。市慈善基金会各区(县)分会与乡镇(街道)社会救助部门、定点慈善医疗门诊部等机构,在救助对象的落实、费用的结算、持卡人的就诊服务等方面,互相配合,协同作战。市民普遍反映,慈善医疗门诊非常好,既实惠又方便,很多老人非常珍惜慈善医疗卡,甚至把它当作宝贝,舍不得用。家住杨浦区鞍山五村98岁的周老伯用布把卡包得里三层外三层,说要等到生大病时才用。医生安慰老人说:慈善医疗卡就是帮助老人看小毛小病的,万一生大病还可争取其他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