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它,我们一家的基本生活就有着落了!”潮州市湘桥区低保户戴巧花拿出自己的“爱心存折”小红本高兴地说。近一年来,潮州市实施“春风暖人心”帮扶特困家庭爱心工程,通过党委、政府搭台,动员社会力量捐助筹款近5000万元,把原来节日性慰问活动变成经常化、社会化、制度化的扶贫济困长效机制,在全省首创保障市区低保户生活、创建和谐社会的新路子。目前共有1500户居民受惠,接下来还将继续扩大受惠面。
“如何把逢年过节的临时性慰问活动,变成一种长效关心机制,是我常思索的问题。”日前,潮州市委书记骆文智介绍,目前,潮州市区尚有低保对象2000多户,每人每月最低生活保障金仅100多元,生活相当困难。如何让城市特困群众真正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关系到和谐社会能否真正实现。
潮州的“春风暖人心”帮扶特困家庭爱心工程,其宗旨就是要在全面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基础上,动员全社会力量,整合社会救助资源,形成统一、协调、长效的救助机制。他们在湘桥区、枫溪区的城市低保户中选出首批1000户帮扶对象,帮扶时间定为3年,每年进行一次审核,每3年重新确认一次。此间,受帮扶者在享受原市区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基础上,每月每户还可从捐助者那里获得300元的定期定额生活救济。
与节日性慰问活动相比,新机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覆盖面广,对特困家庭的救助涉及生活、医疗、教育、就业以及住房等领域;二是社会参与度高,充分发挥了潮州民资民力、侨资侨力多的优势;三是突出长效机制的建立,使扶贫济困活动走向经常化、社会化、制度化。
与此同时,潮州市还启动了多项配套措施,如在潮州慈善总会慈善资金中设立“特困家庭重大灾难救助基金”专户;市中心医院将设立廉价门诊和廉价病房,为低保户、特困家庭提供优惠;市技工学校每年将招收100名城镇特困家庭子女免费入读,并做到100%推荐就业;城镇低保户家庭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也可享受“学杂费全免”的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