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公务消费“现金支付、先开支后报账”的程序将被终止,取而代之的是公务卡结算。作为央行在湘开展 金融服务创新综合试点的重要内容,3月3日人民银行、中国银联等有关部门在株洲举行银联标准公务卡首发仪式。此举标志着湖南省行政事业单位公务卡结算方式正式实施,2008年底前公务卡将在湖南省行政事业单位全面推广。今后现金将逐渐退出公款消费舞台,以彻底“卡死”公款私用现象。
公务卡结算是行政事业单位及其职工在公务活动中使用公务卡刷卡消费,在规定的期限内按照现行财务制度审核后报销还款的结算方式。相对于传统的“报销”方式,使用公务卡能控制现金流量、提高支付透明度,是规范财政财务管理的重要手段。
透支额度最高5万元
据湖南银联有关人士介绍,虽然目前各项财政资金纳入了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但财政部门仍无法监控单位提取现金的具体用途和使用情况,难以防范和杜绝“假发票”、“多开发票”等违法违纪行为。
按规定,公务卡在公务消费中不得取现,个人卡提现视同个人消费行为,单位财务不得报销;单位卡不能提现。经持卡人签名的消费交易凭条,行政事业单位会作为原始凭证进行管理。中国银联湖南省分公司总经理唐献良称,公务卡可以免除现金预借、开具支票等繁琐环节,提高单位的财务管理效率;公务卡支付的信息能够准确地记录,形成个人和商户的交易档案。财政部门通过动态监控系统,杜绝在报销环节中出现的凑发票报销、设置账外账,规避监管等行为。
据介绍,公务卡的透支额度为最高5万元。一名公务员在办理“公务卡”后,涉及单位办公用品、差旅费、会议费、招待费等费用支出时,可直接通过商家POS机刷公务卡,完成费用支付。由于财政国库支付系统和银联公务消费查询系统实现联网,公务卡上的支付信息能够被准确地记录,经持卡人签名的消费交易凭条将会作为原始凭证,便于单位和财政部门对公务消费实行动态监控。
湖南省公务员将“人手一卡”
从今年开始,全省一级预算部门和单位的公务消费,将逐步实行专用的公务卡结算。据人行有关人士认为,此举将使今后的公务消费更加透明。在推行公务卡结算方式之后,员工的差旅费、单位的办公费等公务支出,都将使用公务卡结算,财政部门通过国库集中支付动态监控系统,对公务消费进行监管和控制,不仅可省去现金支付的麻烦,也便于堵塞公款私用等管理漏洞。
去年12月,湖南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明确指出,将在2007年3月底前选择省本级、长沙市、株洲市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试点。为此,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联合中国银联湖南分公司和各商业银行,与省财政厅及财政预算单位联合制订了《湖南省公务用卡实施方案》和《湖南省行政事业单位公务卡结算操作流程》,就公务卡结算方式的内容、意义、基本程序、操作方法、实施步骤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根据湖南省人民政府的统一部署,银联标准公务卡将首先在省本级、长沙市、株洲市部分行政预算单位进行试点,并按照先省市、后县区,先试点、后扩大的步骤,2008年底前,全省党政机关和预算拨款事业单位将全面推广公务用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