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RJ21飞机机翼
3月7日,正值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两会”召开之际,中国新型涡扇支线飞机ARJ21首架机翼和中机身部件在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西飞集团成功实现交付。国防科工委副秘书长胡亚枫出席交付仪式并讲话。
这项ARJ21新支线飞机长度最大、制造难度最为复杂的机翼大部件交付,标志整个ARJ21飞机研制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不仅为整机总装的全面展开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也是国防科技工业为“两会”召开献上的一份厚礼。
ARJ21飞机是中国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涡扇支线飞机,该型飞机的研制对振兴我国航空制造工业和民机产业具有重大的意义。中航第一集团公司西飞、沈飞、成飞等单位承担了新支线飞机研制工作。其中,西飞承担着机翼、前机身、中机身和中后机身等主体大部件的研制,占整机制造量的60%,尤其是长达13米的ARJ21飞机机翼采用超临界机翼设计,研制涉及大型机翼壁板的数控加工、数控喷丸成形、化铣、自动钻铆和钛合金滑轨零件加工及火焰喷涂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和重大攻关技术课题,在国内航空制造技术中均属首次应用。研制周期最长、制造难度最大的机翼项目成为制约整个新支线研制能否按期完成的关键。
自2006年5月,ARJ21新支线飞机转入全面试制阶段后,西飞以难度最大的机翼研制为主线,强化项目管理,推进并行工程和精益制造工程,全面推广ERP系统,积极开展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调集最优势的人力和设备资源,组织精兵强将,举全公司之力在新支线研制中攻坚夺胜,力保节点,勇创奇迹,推动着整个项目研制按计划有序进展。
在科学的管理、高效的组织和奋力拼搏下,西飞新支线研制连创佳绩、捷报频传。至2006年12月底,西飞率先实现了ARJ21飞机首架前机身部件、首架中后机身上下部组件、第二架前机身部件、铁鸟实验件项目中8块挠流板、1个副翼、3段襟翼等主体零组件,以及新支线左右应急门框组件、玻璃组件、中后机身11个框以及球面框组件等5个工作包、400多项零组件的交付,全面实现了新支线研制的年度节点目标,有力地拉动了整个新支线研制的进展,赢得中国一航领导的高度赞誉。
2007年1月9日,西飞公司经过68天的奋力拼搏,ARJ21飞机首架机翼翼盒按节点实现总装下架。2月27日,首架中机身与中央翼完成对合,实现总装下架。经过通过了中航商飞和适航代表的质量检查。ARJ21飞机首架机翼与中机身达到交付状态。
与此同时,西飞公司新支线后续架份的部件装配也同步展开。截至目前,新支线第三架份的零件配套已基本到位,第二架份的机翼、中机身和第三架份的前机身、中后身装配正在有序推进。
ARJ21飞机首架机翼的研制成功,实现了新支线项目研制的重大节点目标,标志着西飞承担的新支线主体研制任务首战告捷。多项重大关键技术的突破,填补了我国航空制造技术的多项空白,并成为西飞以机翼研制为特色技术的一个重要标志,表明我国航空制造技术水平和能力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
截至目前,ARJ21飞机机头部件、前机身段、机翼、中机身、中后机身等大部件均已实现首架交付,整机总装即将全面展开。ARJ21飞机目前已获得71架订单。按计划,飞机将于2008年3月首飞,首架飞机将于2009年第三季度交付用户。(吴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