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要闻>> 地方政务
 
重庆市长王鸿举:重庆每三个月就要更新一版地图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3月14日   来源:重庆日报

    “重庆每三个月就要更新一版地图。”今年全国两会召开前,面对中外媒体,重庆市长王鸿举用这个形象的事例告诉世界一个巨变中的重庆。

    在这次全国两会上,这位一直在重庆工作的市领导多次谈到重庆的变化,并满怀信心地展望未来,积极地为这片土地的下一步发展奔走与呼吁。

    “回眸直辖十年,我们围绕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战略目标和中央交办的 ‘四件大事’,紧紧抓住重庆直辖、三峡工程移民、西部大开发等历史机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上奋力拼搏,迸发出年轻直辖市旺盛的发展活力。”近日,面对记者的采访,市长王鸿举兴致勃勃地诉说年轻直辖市的成长经历,说起重庆这些年的变化,备感欣慰。

    重庆将把更多的精力用到解决民生问题上,把更多的财力投到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让全体市民分享发展的成果,让和谐之光普照巴渝大地

    “直辖十年,是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十年。”王鸿举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006年达到3486亿元,年均增长10.2%;地方财政收入达到529.5亿元,较直辖前增长近10倍。

    “直辖十年,也是市民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得到实惠最多的十年。”王鸿举说,2006年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11570元、2874元,年均增长8.7%和6.9%。城市人均住宅使用面积是1996年的3倍,达到24.3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由1996年的24.4平方米,增加到33.4平方米。高档商品逐渐 “飞入寻常百姓家”。市民安全感指数达到92%,8成以上市民为工作和生活在重庆这片土地上而感到幸福和自豪。“特别令人高兴的是,重庆被《中国经济周刊》推举为2006年度全国十大和谐城市之首。”他说。

    “现在,重庆已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对重庆的未来,王鸿举充满信心,他表示,重庆将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对重庆发展的新要求,紧紧围绕“努力把重庆加快建成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始终保持开拓进取、改革创新的锐气,走出一条具有我国西部地区特色的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路。

    “发展的真谛,是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美好,社会更加和谐。”王鸿举特别强调,重庆将把更多的精力用到解决民生问题上,把更多的财力投到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让全体市民分享发展的成果,让和谐之光普照巴渝大地。他表示,今年工作重点将更多放在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上。

    着力解决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让市民就业有着落、生活有保障、人居环境更美好

    就业是民生之本。王鸿举表示,今年重庆将继续开展“充分就业社区”、“信用社区”创建活动和“百万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程”,力争把重庆建成全国解决就业问题最好的城市之一。完善低保政策与就业政策联动机制,对招用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再就业的用人单位给予政策扶持,让低收入家庭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年内要消除主城九区、六个区域中心城市和三峡库区‘零就业家庭’。”

    “此外,我们还将积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在城市低保已经应保尽保的基础上,今年将在全市普遍建立农村低保制度。”王鸿举说,重庆将加快建立健全适合农民工就业特点的工伤保险、住院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同时还将社会保障制度向外资、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和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延伸。健全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完善重点优抚对象抚恤办法,妥善安排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让每一位市民都有饭吃、有衣穿”。

    王鸿举同时指出,要继续实施“蓝天、碧水、绿地、宁静”生态环保行动,争创国家级山水园林城市。要完成主城区18户环境污染安全隐患重点企业搬迁,使今年主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75%以上。要大力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推进农村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创建一批生态村、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示范区。“让重庆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夜更宁”。

    着力解决群众最牵挂的实际问题,让市民有学可上、病有所医、居有其屋

    “重庆要发展,教育必须要跟上。”王鸿举说,在下一步,重庆将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促进教育公平,要大力实施“双高普九”,大力鼓励职业教育。

    他说,今年要实现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大体相当,到2012年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学校比例达到95%左右,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规模达到65万人。要完善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体系,全面免除农村女童、留守儿童、残疾儿童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作业本费和寄宿学生生活费。“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都能上好学。”

    他还表示,要对三峡库区移民、城镇低保人员、农村贫困家庭的孩子,以及国办福利机构有劳动能力的适龄孤儿和城乡退役士兵“五类人群”就读中等职业学校给予财政性资助,帮助他们提高就业能力。

    “病有所医是民康之举。”王鸿举强调,要重点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大力实施农民健康普及、社区健康促进、儿童公共卫生保障、惠民医疗“四大工程”,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要在农村人口占比50%以上区县全面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使参合率达到80%。要将6岁以下儿童免费接种疫苗种类由5种扩大到15种。还要实行贫困孕产妇住院分娩救助,全面建立城市医疗救助制度。“让每一位市民看病不再难。”

    王鸿举强调,为保证“居者有其屋”,重庆将要大力实施“安居行动”,调整住房供应结构,增加中小户型商品住房、经济适用房供应,稳定房价。要切实解决低收入家庭基本住房问题,让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主城区10平方米以下、远郊区县6平方米以下的低保户都能住上廉租房。

    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让市民生活更安心、更顺心、更舒心

    “平安是民心所盼。”王鸿举指出,重庆山高坡陡,易发交通事故。要继续实施“生命工程”,为驾驶员和乘客筑牢生命线。

    他介绍说,2002年以来重庆已累计投入4.7亿元,在国道和省道落差6米以上的路段安装防撞护栏3529公里。下一步,这条生命线将逐步向县道、乡道延伸。

    王鸿举强调,要强化基层基础建设,乡镇安全监管工作要深入到村居(社区),企业安全管理要深入到车间(班组)。纵深推动煤矿瓦斯治理和整顿关闭“两大攻坚战”,今年6月底前要全面完成关闭175个小煤矿任务,做到“矿井关得死、稳定保得住”。对城市公共交通运营车辆,要强制安装ABS防抱死装置和行车记录仪。他特别指出,要在全国率先推行安全生产行政首长问责制,让抓安全生产不力的干部出列,确保各级政府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危牢记心间。

    王鸿举指出,稳定是发展之基。重庆还将组织开展万名干部“下访”活动,推进区县信访接待大厅、乡镇民间纠纷“联调中心”建设。对需要而又无能力打官司的困难群众,要提供每件案件1000元的无偿援助。他还强调,要大力实施安民、利剑、天网、安宁、强基“五大平安建设工程”,强化民警驻社区、驻村、城市巡逻为重点的“三基”工程建设,努力把重庆建成全国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最好的地区之一。(记者 商宇 张雪峰) 

 
 
 相关链接
· 汪洋、王鸿举与中国进出口银行行长李若谷等会谈
· 重庆市长王鸿举看望贫困户:"对待群众要心细如发"
· 重庆市市长王鸿举要求各级各部门抓好10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