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要闻>> 地方政务
 
海南省气象局发布气候公报 年平均气温各地偏高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3月19日   来源:海南日报

    据海南省气象局气候中心日前发布的《2006海南省气候公报》,在全国乃至全球都热议气候变暖的2006年,海南省气候也出现了平均气温明显偏高等三大特点,值得人们关注。

    年平均气温:

    各地普遍偏高0.5℃—1.3℃

    刚过去不久的2006年,被世界气象组织称为“全球有记录以来的第六个暖年”,我国气象专家也认为去年是从1951年以来最暖的一年。在这一大气候背景下,海南省自是难以例外。

    省气候中心专家告诉记者,2006年全省年平均气温25℃,为1961年以来仅次于1998年的第二高值,属于特暖的年份。

    据介绍,去年海南省各地年平均气温在23.7℃—26.0℃之间,并呈现出中间低四周高的环状分布,其中中部山区的琼中、五指山低于24℃,南部的陵水、三亚高于26℃。全省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接近或达到1961年以来的最高值。

    与常年相比,各地普遍偏高0.5℃―1.3℃,其中保亭、三亚和海口偏高1.1℃―1.3℃。按季度看,各季度的平均气温都比往年偏高,其中秋季全省平均气温更是比常年偏高1.4℃,创1961年以来的最高记录,属异常偏高范畴。

    年平均降水量:

    较常年偏少15%

    据省气候中心专家介绍,与常年比较,海南省各地年降水量接近常年或不同程度偏少,其中南半部的乐东、五指山、保亭、三亚等地偏少2成以上,五指山偏少3成多。

    据省气象部门统计,2006年全省各地年降水量在1023.9毫米――2162.4毫米之间,呈东多西少格局。其中三亚、东方、乐东、临高和五指山等地区不足1200毫米,屯昌、琼海、万宁和琼中在1800毫米以上。

    专家指出,去年全省平均年降水量只有1518.4毫米,较常年偏少15%,为1961年以来的第八位偏少年份。据介绍,各季降水中,冬季全省平均80.2毫米,较常年偏少3.4%;春季全省平均278.6毫米,较常年偏少18.6%;夏季全省平均754.5毫米,较常年偏多5.5%;秋季全省平均408.4毫米,较常年偏少39.4%。

    也就是说,按异常标准统计,冬季、夏季接近常年,春、秋季偏少。

    日照时数:

    大部分地区不同程度偏少

    日照是气候的重要指数之一。据上述《公报》,2006年全省各地日照时数在1422.8小时(五指山)――2525.4小时(东方)之间。其中,中部山区和北部内陆为低值中心,不足1600小时,西、南部沿海为高值区,在2200小时以上。

    省气候专家分析指出,与常年相比,2006年海南省大部分地区日照时数不同程度偏少,有超过半数的地区偏少100小时以上,其中五指山偏少达600.8小时。从偏少的程度来看,全省有近三分之一的地区为显著偏少或异常偏少。但是,去年琼中和昌江的日照时数分别偏多231.4小时和142.3小时,其中琼中属显著偏多。

    据介绍,去年全省平均日照时数为1999.9小时,较常年偏少115小时,为1961年以来的第九位偏少年份。各季日照中,主要是冬季显著偏少,春季、夏季、秋季均属正常。(记者卓上雄)

 
 
 相关链接
· 南沙建成自动气象站 我气象前哨南推进80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