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吉林省政府召开加快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促进劳务经济发展视频会议,总结交流经验,全面动员部署,加快转移农村劳动力,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省长韩长赋出席会议并讲话。韩长赋强调,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发展劳务经济的重大意义,把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作为一项关系全局的战略举措,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抓住机遇,加大措施,努力开创吉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新局面,推动劳务经济发展取得新成绩。
近些年,吉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取得积极进展,农民外出务工规模逐年扩大,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但吉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仍有很大的潜力,与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韩长赋指出,加快转移农村劳动力,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和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是促进土地流转、实现规模经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条件,是统筹城乡发展和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必然要求,是现阶段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发达地区带动落后地区的有效实现形式。吉林省要紧紧抓住经济快速发展和国家政策扶持的机遇,大规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大幅度提高劳务收入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比重。
韩长赋强调,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把加快转移农村劳动力、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作为“三农”工作的重要任务,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劳动力就业,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技能培训为支撑,坚持劳务输出与就地就近转移相结合、政府推动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建立和完善“政府推动、市场运作、政策引导、流动有序、管理规范、服务完善”的劳务经济发展新机制。经过“十一五”期间的努力,逐步建立起城乡统一、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培训体系;覆盖全省、连接省外国外的职业中介及信息服务体系;覆盖面广、多形式、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输出地与输入地协调配合的维权体系。到2010年,使全省50%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出去,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工资性收入比重力争达到40%。今年,要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23万人,劳务输出总规模突破300万人,完成培训任务80万人,农民外出务工收入比上年有大幅度增加。
韩长赋强调,要强化转移农村劳动力的工作措施。首先是引导农民转变观念,大力培育创业文化,使农民敢于走出去打工创业求发展,改善自己生活,改变家乡面貌。二是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增强转移就业能力和外出适应能力。要统筹组织,整合各方面培训资源,加强资金政策扶持,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规模。三是建立省、市、县、乡、村五级联通的劳务信息网络。充分发挥各级人力资源市场的功能、中介组织和劳务经纪人的作用,加强劳务信息和就业服务。四是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尤其要保障农民工的工资和落实工伤、大病医疗保险。五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和小城镇建设,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
韩长赋要求,各地、各部门要切实加强对转移农村劳动力的组织领导,摆上重要位置,狠抓工作落实,务求取得实效。要建立完善工作保障机制,加强基础工作,加大资金投入,实施奖惩激励,表彰先进典型,营造良好氛围,形成关心、支持、参与和推动劳务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
会上,舒兰市政府、通榆县瞻榆镇、四平市劳动保障局、辉南县政府先后作了典型发言。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田学仁主持会议。省政府秘书长刘润璞出席会议。省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省直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在省主会场参加会议。各市(州)、长白山管委会、各县(市、区)政府分管领导和有关部门以及乡镇负责同志在各分会场参加会议。(记者韩雪洁 潘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