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冰雪消融。全国“两会”刚刚结束,吉林省省长韩长赋带着对农村教育的关切和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来到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考察调研。他指出,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部署,切实加强和优先支持农村教育,让农民的孩子都能上得起学、上好学。
吉林省从2007年起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232万学生的学杂费,并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这是吉林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八件民生实事”之一。免除学杂费的政策有没有落实到每一个农村学校,学校不收学杂费之后正常运转经费有没有得到保障?惦记着这些问题,韩长赋首先来到伊通县靠山镇中学和中心小学,看望学生和教职员工,了解免除学杂费落实情况。韩长赋详细考察了镇中学的图书室、电教室和实验室等,仔细询问全部免除学生学杂费后学校的经费保障和教学运行情况。当听到镇中学校长苗树和、中心小学校长卢占军讲,实行新政策之后,学校的经费增加了、校长好当了,他说这我就放心了。在镇中心小学的备课室里,韩长赋和在场的老师们亲切交谈,了解他们的教龄、工资、工作等,询问他们有什么困难。他说:小小讲台、三尺黑板,有大千世界。老师们工作非常辛苦,对孩子们的人生成长影响很大,走上讲台、拿起粉笔,职责神圣。韩长赋来到六年一班教室,他翻开学生的课本、掂掂学生的书包,并当场向学生们提出两个问题:怎样做一个好学生,最喜欢听什么课?同学们踊跃举手发言。韩长赋高兴地说:我是来向大家转达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学杂费的决定,看看党和政府给广大农民群众的“红包”收到没有。希望同学们学习好,品德好,身体好,成长成才,报效国家和社会,回报学校和父母。同学们对省长的激励报以热烈的掌声。
随后,韩长赋又与有关中小学校校长和教师座谈,听取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工作落实情况。参加座谈的同志纷纷表示,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学杂费,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农民的关怀和对农村教育的重视。现在农民的负担减轻了,学校的经费有保障了,老师的麻烦少了、快乐多了,学生们也开心了、学习的积极性更高了,广大农民和农村学校老师、学生们发自内心的拥护和感谢党的好政策。
听了大家发言之后,韩长赋说:我们当前第一位的任务就是要推动发展,在发展的基础上解决好民生问题,包括全部免除农村中小学生学杂费在内的“八件实事”,要一件一件地抓好落实。教育是百年大计,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是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要高度自觉地重视和支持教育,认真负责地落实好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的政策,建立健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不能让农民为子女交学杂费发愁,也不能让农村中小学校校长为办学经费发愁,要让每个农民的孩子都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要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搞好培训,提高素质和水平。要不断改善农村的办学条件,加快农村中小学校危房改造。要统筹城乡教育资源,增加农村教育投入,促进城乡交流,发展远程教育。
在考察调研过程中,韩长赋还看望了满族少数民族干部群众。他来到伊通镇小营城子村刘君田、马凤久的家中,坐在炕头上,手拉手和他们唠家常,了解生产、生活和备春耕等情况。当得知去年农业增产增收、农民生活越来越好、民族关系和睦时,韩长赋非常高兴。他衷心祝福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奋斗、和谐幸福,日子越过越好。
吉林省政府秘书长刘润璞,四平市委、市政府和吉林省直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参加了调研。(徐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