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务院发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3周年之际,河北省长郭庚茂以《深入贯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为题撰文强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是党中央、国务院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和依法治国的进程提出的战略目标和任务。各级政府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重大意义,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进一步深入贯彻《纲要》,切实把推进依法行政作为一件事关全局的大事,紧紧抓在手上,落实在实际工作中。
郭庚茂在文章中指出,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首先要加强立法工作,做到有法可依。做好政府立法工作,重在提高立法质量。一是选题要适应。要从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出发安排立法项目,重点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健全社会保障、加强社会管理、完善市场监管、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立法。二是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无论是项目的选定,还是某一法律规范的制定,都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行广泛调研;对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立法项目,要坚持通过听证会、论证会、座谈会或者利用报纸、互联网等媒介向社会公布草案等形式,广泛征求社会各方面意见,以广泛集中民智,充分反映民意,提高立法质量。三是坚持立改废并重。做好政府立法后评估和对法规规章的定期清理工作,及时修改或废止过时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为经济社会发展扫除制度性障碍。
郭庚茂强调,要认真改进行政执法工作,努力提高行政执法水平。一是严格遵守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各级行政机关要认真履行职责,对于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要切实予以保护,对违法行为要敢抓、敢管。要强化程序意识,依法规范行政执法程序和行政自由裁量权,减少"自由"幅度,防止权力滥用。二是进一步理顺行政执法体制。要继续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和综合行政执法,从源头上解决多头执法、重复执法、交叉执法、执法效率不高的问题。要合理划分上下级行政机关的执法权限,适当下移执法重心,以提高行政执法的效能。三是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各级政府及其执法部门要进一步清理执法依据,理顺执法职能,明确执法责任,加强评议考核,严格责任追究,切实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须追究、侵权要赔偿。四是强化行政监督。各级行政机关要自觉接受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人民法院的司法监督、新闻舆论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着重加强行政机关内部的监督。要加强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对发现的问题,要严格依法查处。要严格行政执法主体和行政执法人员资格制度,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及时清理不合格执法人员。要健全制度,加强对行政执法活动的监督检查,促进行政执法机关严格执法、规范执法、文明执法。
在谈到如何加强行政复议工作时,郭庚茂指出,要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行政复议既是政府履行层级监督责任、自我纠错的重要法律制度,也是群众反映诉求、解决行政争议的法定渠道。各级政府要树立"以人为本、复议为民"思想,切实加强和改进行政复议工作,力争把大部分行政争议化解在基层、化解在初发阶段、化解在行政机关系统内部。一要畅通行政复议渠道,积极受理行政复议案件。二要坚持公平正义,提高行政复议办案质量。三要注重发挥调解、和解功能的作用。
郭庚茂强调,要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政府自身建设。一是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府要将抓经济工作的主要精力放在为各类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切实解决政府管理职能"越位"、"缺位"、"错位"的问题。二是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深入贯彻行政许可法,进一步规范和减少行政许可事项,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把该管的管好,把不该管的放开。三是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四是进一步推行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
郭庚茂最后指出,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关键在领导,重点在落实。各地、各部门要把推进依法行政放上位置,加强领导,抓好落实。各级政府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切实增强依法行政的意识,坚持把依法行政贯穿于行政管理的各个环节,越是工作重要,越是事情紧急,越是矛盾突出,越要坚持依法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