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要闻>> 地方政务
 
吉林省06年行政监察工作综述:突出重点 服务大局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3月25日   来源:吉林日报

    2006年,吉林省各级监察机关紧紧围绕落实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和防治腐败的力度,在推动全省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中,发挥了监督、规范、服务、推动作用。

    加强对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

    ——对全省重大建设项目实行监督服务。省、市、县三级纪检监察机关,共确定154个重大建设项目实施监督服务。省监察厅直接监督服务20个,对项目建设从审批立项、施工,到验收、投产等各个环节进行监督服务。监察厅领导带队对项目单位进行走访,帮助协调解决软环境、贷款、征地、环保、建铁路专用线等问题20多个。全省三级纪检监察机关,共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各类困难和问题420多个。

    ——对城市棚户区改造工作开展监督检查。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解决纠正各类问题570余个,查处违法违纪案件16件。针对棚户区改造易发生问题的环节,省监察厅、省建设厅制定下发了《关于城市棚户区改造实行“八公开”制度的规定》,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对执行“八公开”制度情况开展了监督检查,保证了棚户区改造公开、公平、公正进行,让“惠民工程”真正惠及困难群众。

    ——开展整治企业违法排污和查处土地违法违规案件专项行动。省监察厅会同省环保局开展了20多次专项检查,对污染严重的4户企业实行挂牌督办,现已基本达标。对建设项目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对100余个具体问题,责成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限期整改,多数项目已整改完毕。还对3个开发区和3户企业违法排污问题进行了深入调查,拟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省监察厅会同省国土资源厅,开展了查处土地违法违规案件专项行动。全省监察机关共立案查处未批先用、以租代征、非法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等案件65件,已结案21件,处分37人。

    ——对全省执法部门执罚情况开展执法监察。全省共发现问题3000多个,上缴财政违纪违规资金1.1亿多元,收缴车辆80余台。给予党政纪处分37人,移送司法机关3人。专项检查期间,全省罚没收入缴库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

    下大力气整治经济发展软环境

    ——抓清费,减轻企业和群众负担。经省政府批准,取消收费项目20项,经营性收费3项,降低收费标准117项,每年减少收费额3856万元;通过采取降低养路费、通行费、停止收取公用事业附加费、治安费等措施,每年减轻出租车车主和企业负担1.1亿多元。

    ——抓服务,畅通与企业沟通的渠道。建立了“三个平台”,即外商投资企业联席会议、外埠企业联席会议和民营企业联席会议3个会议制度。对企业反映的80多个涉软问题,逐一协调督促有关部门予以解决。开通了“两个渠道”,即设立了软环境举报投诉中心和中小企业维权投诉举报电话,做到受理及时,处理快速,反馈到位。为拓宽涉软问题反映渠道,还建立了150个监督联系点,聘请了150名软环境监督员,反映建议、意见200多条,大部分问题得到解决;在省市县三级建立了与外商企业重点联系制度,确定200户重点联系企业,对外商提出的32个问题逐一督办解决。

    ——抓规范,推动“诚信吉林”建设。对全省法律、财会、土地及房地产3类12种共2224户中介机构进行清理和规范,吊销营业执照37户,整改36户,撤销资质26户,与主管部门脱钩6户,有严重违纪进行查处5户,合并重组2户。

    ——抓惩处,严查涉软案件。全省各级软环境办共受理企业和群众涉软投诉举报4341件,受理3140件,立案查处451件,给予党政纪处分208人,移交司法机关处理4人,通过媒体对近20起典型案件进行了公开曝光。

    认真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

    ——采取积极措施解决“两难、两贵”问题。省监察厅会同省卫生厅,对医疗机构执行卫生法律法规情况开展执法监察,对411人进行了责任追究;暗访医疗机构486家,处理责任人238人。对全省507家医院开展联评,11万多名患者参加,发现问题3200多个。全省医疗机构采购药品实行限价上网,竞价采购。开展药品医疗等虚假违法广告专项整治,1815条虚假违法广告停播。全省卫生系统共上交红包68.06万元、开单提成152万元、回扣1023万多元。

    省监察厅、教育厅联合开展了“百所学校联评”活动,共梳理出问题、意见和建议2800多条,分别进行了反馈,限期整改。去年,通过深入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全省清退违规收费179万元,给予党政纪处分141人。

    ——努力巩固减轻农民负担和公路无“三乱”工作成果。组织对全省农民负担情况进行了抽查,发现涉及农民负担问题153个,全部进行了整改。

    针对公路“三乱”反弹的情况,省监察厅牵头进行了专项整治。会同有关部门成立明察暗访小分队,对全省所有公路普遍进行了检查。省监察厅直接查处了15起公路“三乱”案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8人。

    ——深入开展民主评议政行风和软环境活动。围绕经济发展软环境对省直37个政府部门进行评议,对评议代表提出的1116个具体问题,已下发整改通知单进行整改。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分别对电力、银行、通信、供水、供热、供气、公交等热点行业开展评议,共为群众解决3000多个具体问题。全省开展了民主评议科处长活动,共评议科处长6700名,有8名科处长被免职,25名科处长被调离岗位。

    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省治贿办制定了《关于治理商业贿赂有关问题的处理原则和指导意见》。全省共上交收受红包、提成、回扣等款项2000多万元。全省受理涉及商业贿赂问题的信访举报953件,立案查处512件,查结244件,处分153人,收缴违纪款3380.18万元,对典型商业贿赂案件进行了曝光。(吉纪综)

 
 
 相关链接
· 吉林省召开全省国有企业效能监察工作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