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至25日,由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蒋巨峰,省政协主席秦玉琴,省委副书记陶武先、甘道明,省委常委、省总工会主席李登菊,副省长王怀臣、黄彦蓉率领的四川省党政代表团在内蒙古考察。
在内蒙古自治区领导储波、陈光林、岳福洪、任亚平、符太增、包俊臣等的陪同下,代表团一行先后来到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分别考察了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包头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东方希望包头稀土铝业有限责任公司、神华集团煤直接液化项目、鄂尔多斯羊绒集团,并参观了昭君博物院和成吉思汗陵。
3月24日下午,两省区党政领导举行座谈。储波向四川省党政代表团介绍了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他指出,近年来,我们自觉把内蒙古的发展放到国内外大局中来谋划,积极探索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切合内蒙古实际的发展道路。自治区第七次党代会确定了贯穿经济结构调整"一条主线",加快思想观念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转变",强化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三大动力",突出抓好生态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农牧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五项重点"的"一二三五"总体发展思路。在落实上述思路过程中,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先后提出了"快"、"大"、"长"、"好"的要求。"快",就是进一步加快发展步伐,有条件、有优势的地区要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大",就是不能满足于较快的发展速度,不能满足于某些人均指标,要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的前提下,努力做大经济总量;"长",就是正确处理快增长与长周期的关系,努力使经济发展保持一个较长的快速增长期;"好",就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做到统筹兼顾协调发展、遵循规律持续发展、以人为本和谐发展,推动经济社会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
储波指出,去年召开的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提出了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奋斗目标,要求提高"两个水平",保持"两个高于",确保"两个实现",即提高协调发展水平和可持续发展水平,保持地区生产总值、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翻一番、人均主要经济指标力争进入前列。在工作指导上牢牢把握、坚持贯彻立足科学发展、坚持"三化"互动、着力增收富民、促进社会和谐四条原则。
储波指出,经过努力,全区经济总量由2000年的1570亿元提高到2006年的4790亿元,在全国各省区市中的排位由第24位前移至第17位。财政收入由2000年的1556亿元提高到2006年的712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十五"期间达到7000亿元,去年完成3406亿元,6年超过了10000亿元。2006年,企业效益增长521%,综合效益指数达到2407。现在,全区人均GDP达到2513美元,在全国排第10位,人均一般预算收入排第11位。
储波指出,内蒙古在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实践中,主要有三点体会。一是既要改善发展条件,又要注重培育发展主体;二是既要争取外力,更要启动内力和活力;三是既要加快发展,更要科学发展。
储波指出,四川省山川秀美,人杰地灵,素有"天府之国"之称,既是人口大省,又是经济大省。近年来,四川省依托资源优势、地缘优势和雄厚的科技文化基础,不断加快发展步伐,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此次四川省党政代表团前来考察,为内蒙古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四川与内蒙古同属西部地区,在发展中既有共同点,也有互补性,希望两省区加强交流、促进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蒋巨峰对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表示由衷的赞赏,并介绍了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他说,内蒙古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很好,创造了丰富的经验,主要是坚持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近几年,四川省和内蒙古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加强,取得了明显进展。希望两省区充分依托各自优势,进一步推动双方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更多层面的交流与合作,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自治区有关厅局负责人陪同考察。(刘晓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