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要闻>> 地方政务
 
福建仙游"助残一帮一" 残疾事业众人拾柴火焰高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3月28日   来源:福建日报

“对残疾人工作,给予多大支持都不为过”
——记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县仙游县

    3月19日,福建省仙游县召开一个特殊的表彰大会,县残联理事长林志步被县政府记三等功。建国以来,林志步是仙游县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人!

    县委书记林建华说,对残疾人工作,不论给予多大支持都不过分。常务副县长、县残工委主任郑重说,这是对他的肯定,也是对残疾人工作的促进。

    而许多残疾人则说,“阿步”应该得的,是政府和“阿步”把我们残疾人带上幸福生活之路。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一个欠发达且人口达104万的大县,是怎样做到让6.3万残疾人满意、社会满意,并于去年被国务院评为“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县”的?

    “助残一帮一” 帮出新面貌

    “要不是乡政府、县残联帮忙,我哪能住上新房?两个孩子肯定也上不了学!”3月22日,站在两层崭新楼房里,张金仙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书峰乡锦峰村44岁的张金仙右手残疾,老母亲双眼失明,老婆十年前离家出走,他独自拉扯两个女儿,生活相当困难。

    不幸却接踵而至,去年台风摧毁了他的3间泥瓦房,一家人欲哭无泪。书峰乡党委书记肖荔清前来查看灾情,当即决定帮扶张金仙一家,并在县残联备案。

    房子倒了,肖荔清马上筹来5000元启动金,并请县残联理事长林志步等前来查看。在县残联的支持下,多方筹集3.5万元,指定锦峰村主任颜启洪负责,帮助张金仙盖起了新房;两个孩子没钱上学,肖荔清每年掏600元学费送去;逢年过节,她也总不忘带上礼物看望张金仙一家。

    2002年4月,仙游县政府以文件的形式批转县残联关于在全县开展“助残一帮一”活动的通知,要求全县党员干部每人结对帮扶一户贫困残疾人,县级领导每人帮扶两户。并把帮扶活动开展的成效作为单位政绩和干部年度考核的依据之一。截至目前,仙游县有1336名贫困残疾人与各级党员干部结对子。

    “一帮一,首先要帮助解决的是现实困难。但关键在于,根据残疾人家庭的实际情况,帮助他们建立造血功能。”林志步说。

    根据县里的要求,书峰乡每年组织4期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为了鼓励残疾人来学习,乡里给每位来培训的残疾人误工补贴,并免费提供午餐。

    “一有培训,肖书记都会通知我,那时候是我最开心的。”张金仙说,通过培训,他种植了枇杷,每年能收入几千元,基本解决了一家人的温饱问题。

    除了党员干部带头一帮一,仙游县还努力为困难残疾人提供生活保障。据悉,全县每年将近3000万元低保金中,残疾人就享受了1600多万元,农村低保人口中,残疾人超过一半。

    特事特办 助推残疾人创业

    “我们仙游残疾人有福气,政府有好政策,残联有好领导,把我们引上了幸福之路。”3月22日,残疾人张清宇回首多年来的经历,感慨万千。

    上世纪90年代,张清宇和不少残疾人一样,买了代步车载客,维持生活。2003年,莆田市整顿机动车,在仙游试点,残疾人代步车成了整治的重点。

    主管部门和不少人主张坚决整治,认为代步车载客,既不安全也破坏市容市貌。为此,仙游县174名拥有代步车的残疾人频频上访。他们还找到林志步,要求他向上反映意见,从实际情况出发,维护残疾人权益。

    林志步找到时任县长林建华反映情况,为此,县里专门召开了7次县长办公会。经过协调,林建华拍板,当年春节,县里拨出10万元慰问他们,并以政府专题纪要的方式,出台了“残疾人代步车主可以载货,愿意改行可以在集市提供摊位,愿意从事养殖业由残联协调农行提供5000元至1万元扶贫贷款”等几种解决办法。此举,受到了代步车主们的欢迎。

    2005年11月,在林志步的鼓励下,张清宇决定改行。他联合18位残疾人投资100万元开办了“乐园网吧”。

    3月22日下午,张清宇坐在网吧门口,笑容满面。开办仅一年,网吧就收回了成本,如今,他们又投资办起了鞋面加工厂和乐园食府。他由衷地说:“要不是阿步理事长为我们忙前忙后,县里领导支持,我们可没有今天。”

    刚开网吧时,由于市文化部门不给办证,还查封了网吧。投资的资金基本都是借贷的,张清宇他们火急火燎地找到林志步帮忙。林志步带着他们找县政府、找市残联、找市文化部门反映。

    “残疾人创业不容易,我们应该支持。”县里特事特办,组织召开了几次协调会,采取先上车后补票的办法,“乐园网吧”终于办下了所有证件,成为仙游县城唯一一家连锁网吧。

    张清宇的经历只是仙游县全力扶持残疾人工作的一个缩影。“十五”期间,该县出台残疾人优惠文件、会议纪要32份,县直32个部门细化省政府《对全省残疾人实行优惠政策的若干规定》,制定相应优惠项目65项,并由县政府颁布实施。连续7年,仙游县把“实施残疾人康复扶贫救助工程”列入全县为民办实事项目。如今,共有19421名残疾人实现就业,就业率达88.2%。

    众人拾柴 残疾事业火焰高

    仙游县残疾人事业的发展,还得益于普通民众的大力参与。

    潘黎是莆田市广电中心仙游记者站的记者。3月22日上午,她带着轮椅来到度尾镇中峰村徐庆忠家。远远看到潘黎,徐庆忠就很激动:“她每次来都给我解决问题,真不知怎么感谢她。”

    徐庆忠今年40岁,10年前,他在打工时脚和腰受伤,完全失去劳动力。由于老板跑了,他未拿到一分钱补偿。2003年,受不了苦的老婆和他离了婚。徐庆忠和今年10岁的孩子、年迈的父母一起生活,每天只能吃上两顿饭。

    2004年,潘黎在采访中,被徐庆忠一家的困苦深深震撼。从此,她隔三差五就到徐庆忠家帮忙。

    小孩没钱读书,潘黎每年送来500元学费;逢年过节,她送来年货;徐庆忠无法行动,她买来轮椅……在潘黎的帮助下,徐庆忠一家的生活终于渐渐好了起来,孩子读上了书,全家也都有了低保。

    今年77岁的曾德梅老人,是名退休乡镇干部。1999年2月,他随县妇联开展的“春蕾计划”下乡访贫,触动颇深,遂开始了募捐助学义举。8年来,他共募集资金618万元,资助2904名贫困家庭子女上学,其中近100万元资助了441户残疾人子女。

    45岁的仙游县福利院院长、党的十六大代表陈建霞,2000年以来,共募集了700多万元,把原来县福利院的破烂土屋建成公寓式、花园式的6层大楼。建有老人公寓、残疾人福利区、残疾儿童福利区,收住残疾人90多人。(记者 刘见闻 项裕兴 通讯员 郑志忠)

 
 
 相关链接
· 法制办就《残疾人就业条例》答中国政府网问
· 贵州:多做实事 让贫困残疾人享受到社会文明成果
· 安徽省在2007年努力实现残疾人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 全国政协委员王建伦:关注农村残疾人基本生活
· 湖南今年残疾人工作将“三最”利益问题摆在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