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老百姓得到更多的实惠,共享社会发展成果,4月1日上午,天津市和平区启动23项社区公共卫生项目,在原有开展的18个社区卫生服务项目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五大延伸服务项目,从而拉开了该区惠民工程的序幕。
据了解,此次和平区决定以政府花钱买服务的方式,确定了为广大群众提供包括健康教育、传染病防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精神卫生、妇女保健、儿童保健、老年保健、康复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18个项目,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五大延伸服务项目。这五大项目包括:一是用三年的时间,为全区6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查体;二是对全区居民中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人员、特困救助的家庭成员、孤老人员及政府确定的其他救助对象实行减免优惠政策。救助对象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时,免收挂号费、诊查费,化验费、放射费、检查费、治疗费一律减免10%,使用的基本药品(天津市职工医疗保险用药目录)实行零利润。门诊费用由本人担负30%,剩余70%由医疗救助资金负担,每人每年可享受救助专卡金额300元;三是对困难群体中的妇女免费妇科查体;四是对全区中小学生免费牙病普查;五是以离休干部、优抚对象为重点,开展社区卫生巡回医疗。在两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老干部保健科,配备巡回医疗车和社区医生,为全区离休老干部和享受国家定补的优抚对象无偿提供入户巡诊、检查、治疗服务。
多年来,和平区通过不懈努力,初步形成了社区卫生服务三级网络,即1个区级社区卫生服务指导中心(区中医医院)、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以居委会为单位,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达100%。该区还充分发挥辖区市级医院多、专科医院多等卫生资源丰富的优势,全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辖区内的17所市属医院签订了双向转诊协议书,共同构建了为老百姓健康服务的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努力做到“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该区为44914名60岁以上老年人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并进行随访管理;为12630名社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建立了健康档案和慢性病管理专案;对9327名高血压和3303名糖尿病患者进行了规范化管理。此外,该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还充分发挥贴近社区、方便及时的优势,适应居民需求,转变服务模式,把服务送进家庭,积极开展家庭病床、入户巡诊等多种形式的家庭医疗服务和便民服务。在社区普及中医药适宜技术,运用中西医两法诊治常见病、多发病,让群众节省医药费开支,享受到实惠。(刘平 马春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