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要闻>> 地方政务
 
北京市4月1日起推行“大医院对口支援社区”制度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4月02日   来源:北京市人民政府

    4月1日早上8时许,当北大医院心内科副主任赵峰教授、康复专家黄永禧教授走进德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时,正在候诊的几十位病人不约而同地自发起立,热烈鼓掌。患者刘大爷难掩激动心情:“这下可好了,以前一大早到大医院都未必能挂得上号的大专家,今天在家门口就看上了,真是太高兴了。”

    患者发自肺腑的掌声,也让大医院的名医们在第一时间感受到了居民对高质量社区医疗的迫切需求。他们知道,患者的掌声不仅是给他们这些牺牲了休息日走进社区的大医院大夫的,更是给北京市政府4月1日起推出的“大医院对口支援社区”这项新举的。

    ▲专家出诊一目了然

    4月1日在方庄社区服务中心门诊一楼看到,这里新添了一间“天坛医院专家诊室”,不少患者在诊室门口的4月份专家出诊一栏表前驻足,上面清清楚楚地标有神内、内分泌、心内科等科室专家姓名、职称、专长和出诊时间,患者哪天能在社区找到天坛医院的哪位专家一目了然。社区大夫介绍,虽说大医院对口支援社区的有关规定4月1日才正式启动,但天坛医院的专家积极性特别高,主动要求3月30日提前出诊。这份专家出诊表现在已经在小区的各个楼道里张贴出来了,方便患者就诊。

    天坛医院常务副院长王拥军介绍,专家下社区不仅坐诊,还要随社区的大夫一起入户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开展远程医疗会诊,即在社区安装远程医疗设置,患者的医学影像检查结果可以随时传送,天坛医院的专家在网上参与会诊,帮助社区医生对患者做出诊断。

    ▲双向转诊一路畅通

    4月1日10时30分,来自大栅栏、椿树社区的5位大爷、大妈手持社区大夫开具的转诊单,来到北京友谊医院客户服务部。工作人员热情地接待了他们,并很快将手续办好,在“双向转诊专区”由已经预约好的专家进行诊治。76岁的赵大妈,由陶然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诊至友谊医院做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全科医学专家刘凤奎主任医师为老人做了详细检查,确诊患者为高血压、腔隙性脑梗塞、脑萎缩、习惯性便秘,提出了降压、活血通脉、改善脑细胞功能和改善微循环的治疗方案,并耐心向病人提出了合理用药、饮食调节等健康指导。赵大妈在取药时高兴地介绍:“通过社区医生介绍到大医院,半个多小时就能解决问题,又省得我们多次往返,真是太方便了。”为了打通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友谊医院特辟了双向转诊专区,减少转上来的患者预约、挂号环节,由全科医生专人负责,大部分化验、检查、收费等均在专区进行,病人返回社区后,友谊医院的大夫也要参与随访。

    据北京市卫生局有关负责人介绍,2006年全市已完成了对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和冠心病四种慢性病的诊疗规范,并明确了双向转诊的标准,即社区不能确诊的疑难复杂病例、有手术指征的危重病人等为社区向大医院的上转条件,而大医院中那些一般常见病和多发病、诊断明确且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病患者则可转往社区继续治疗。

    ▲教育培训一呼百应

    4月1日上午9时半,陶然亭社区中心小礼堂坐得满满的,友谊医院的营养科专家洪忠新主任给社区居民讲了一堂生动的“膳食营养与健康”课,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将日常饮食中的健康学问娓娓道来。许多大爷大妈显然是有备而来,不停地在小本上做着记录,还有一位小伙子攒了一堆问题,打算下来以后向专家请教。就在同一时间,宣武医院神内科专家张津教授坐在广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诊室中,刚刚查完房的他正与社区医生一起讨论病历,大医院专家的到来吸引了不少社区医生赶来旁听。德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大夫更是和北大医院的专家“一对一”地结成了师徒。据发现,大医院的专家进社区,无论是对患者做健康宣教,还是对社区医生进行示范培训,都会受到一呼百应的“追捧”。

    显而易见地,在对口支援中社区医院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但北大医院院长刘玉村却认为,大医院在合作中也是赢家。现在我国许多慢性病的诊疗规范都是借鉴国外的,主要是因为我国许多大医院的专家缺乏流行病学调查的一手数据和对诊治过的病人的进一步追访。专家下社区,恰恰弥补了大医院科研上的这一部分缺陷,从而成为有利于患者、有利于社区医院、有利于大医院“一举三得”的举措。

 
 
 相关链接
· 北京:4月起大医院大夫每天坐诊社区医院
· 北京市房山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网上直报系统开通
· 北京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拍X光片每张限价80元
· 北京同仁医院春节爆竹伤救治准备到位
· 北京:朝阳、大兴启动流动人口妇幼保健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