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首都供水,今年起,河北省滦平、丰宁、赤城三县10.3万亩水稻全部改种玉米。此举每年可为北京节水6000余万立方米,相当于一个中型水库蓄水量,北京市财政每年补贴“退稻”农民4635万元。
河北省滦平、丰宁、赤城三县是密云水库上游水源地,水稻是当地主要农作物。北方的水稻必须沿河而种,根据测算,每亩水稻一年耗水900立方米,这等于在两库上游又多出一个用水大户,使得近年本来紧张的两库蓄水更加紧张。更重要的是,水稻在种植过程中要施加化肥和农药,这势必对作为北京饮用水源地的密云水库水质造成威胁。
眼下正是春耕季节,为保证密云水库、官厅水库的水量水质,河北省承德市滦平、丰宁,张家口市赤城三县、200多个行政村的农民将不再在密云水库上游种植水稻,10.3万亩水稻田将全部改种玉米等耐旱农作物。这样一来,密云水库上游三县一年可为北京节约至少6000万立方米水,相当于一个中型水库蓄水量。并且,为保证入库水质,这些地区农作物将禁止施用化肥和农药。
赤城县是首都重要水源上游涵养区,境内三条河流全部输入北京白河堡水库和密云水库。去年3月,北京市水务部门率先与这一地区合作实施“稻改旱”试点,试点退稻还旱面积1.74万亩,涉及黑河流域的东万口、茨营子、东卯三个乡镇。据测算,改种玉米后,一亩地就可节约70%的河水。通过“稻改旱”实施,2006年1至9月黑河流域同比增加泄水量1345万立方米,每亩约节水600多立方米,节水效果十分显著。今年,赤城县白河、红河流域1.46万亩水稻也将改种旱田。
水稻耗水量大,产值也相对高,改种低耗水的玉米等作物,农民会有一定的收益损失。根据京冀两地水资源环境治理合作协议,北京将按每年每亩450元的标准给予“稻改旱”农民收益损失补偿。今年,“稻改旱”的总面积将达到10.3万亩,给当地农民的补偿总额也将达到4635万元。同时,河北三县政府也正在与北京相关部门协商,考虑帮助当地农民调整生产结构,帮助农民增收。
据了解,今年,北京将加强与周边省区市的联系与协调,深化水资源和能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合作,推动京津冀都市圈各类资源的合理配置,进一步做好对口支援和帮扶工作。(闫雪静 俞亚平 郑秋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