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要闻>> 地方政务
 
甘肃振兴装备制造业工作会召开 陆浩出席并讲话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4月06日   来源:甘肃日报

    甘肃省振兴装备制造业工作会议在天水召开。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陆浩在会上强调,实施振兴装备制造业行动计划,机遇很好,条件具备,我们要积极行动起来,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推动甘肃省装备制造业又好又快发展。

    省委副书记、省长徐守盛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委副书记刘伟平,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膺,省政协副主席陈剑虹,省政协副主席、省发改委主任邵克文出席会议。

    会议由副省长杨志明主持。

    陆浩指出,省委、省政府决定启动“振兴装备制造业行动计划”,这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一项战略性举措。第一,这是构建工业发展新格局的必然要求。实施工业强省战略,没有强大的产业优势是不行的。甘肃省现有的传统产业主要是原材料和能源产业,虽然现在这些产业的发展势头强劲,但仅靠这些大型企业和产业,要实现工业强省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下功夫培育新兴特色优势产业,构建起支撑工业强省的新格局。第二,这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选择。甘肃省经济结构对资源的依赖性强,环境压力大,难以可持续发展。发展装备制造业,既是调整产业结构的方向,也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由之路。第三,振兴装备制造业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从国家产业政策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从市场需求看,随着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不断升级,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市场空间很大。从发展大势看,国际产业转移和国内产业转移的步伐越来越快,企业间的并购重组势头越来越强,投向装备制造业领域的社会资本越来越多。所有这些,都为我们振兴装备制造业提供了宝贵的机遇。第四,甘肃省已具备了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的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甘肃省装备制造业曾有过不凡的业绩,创造了若干个“共和国第一”。在体制转轨和经济转型时期,尽管装备制造业企业遇到了不少困难,甚至一些老企业陷入了困境,但产业发展的基础依然存在。

    陆浩强调,振兴甘肃省装备制造业,要立足甘肃省现有的产业基础,遵循装备制造业自身发展的规律,坚持市场竞争和政策引导相结合,对外开放和自主创新相结合,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相结合,技术改造和深化企业改革相结合,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创新体制机制,全面提升装备制造业发展水平和竞争力。第一,要突出企业的主体地位。振兴装备制造业,主体始终是企业,必须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着力培育装备制造的龙头骨干企业,引导优势企业努力做大做强,使之成为集科研、设计、生产、营销为一体的企业集团。同时,要支持和引导中小企业调整结构,提高技术水平,主动与大企业开展社会化分工与协作,大力发展专、精、特的中小企业。要支持有能力的其他优势企业集团发展装备制造业。第二,要突出体制机制创新这个关键。当务之急是要利用政策性破产的最后时机,下大力抓好破产重组,争取今明两年完成甘肃省困难企业的政策性破产重组任务。要鼓励装备制造企业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鼓励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控股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以并购、参股等多种方式,参与国有装备制造企业的改革重组;鼓励企业之间开展形式多样的联合重组;鼓励大中型国有装备制造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要积极推进企业主辅分离,争取用两年时间完成装备制造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工作。第三,要突出技术创新这个根本。加大现有装备制造企业的技术改造力度,有重点地引进高新技术和装备,逐步淘汰落后的工艺和设备,加强电子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相互融合,以信息化带动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要鼓励和支持企业瞄准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提升企业的科研、设计、制造水平,大力培育名牌产品。要引导企业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人才培养基地,加强具有创新精神的科技人才、管理人才和高级技工队伍建设。第四,要突出外引内联这个基本途径,推动装备制造企业同省内外、国内外的同类企业和相关企业,通过技术转让、合作开发、联合制造、入股参股以及兼并重组等多种方式,加强合作与交流,形成新的发展优势。要积极主动地承接产业转移,把自身的优势同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的优势对接起来,积极寻求合作伙伴,主动登门招商引资,争取引进若干国内外知名的装备制造企业落户甘肃,实现甘肃省的产业优势、低成本优势同国内外研发能力优势、品牌优势和销售网络优势的互补,以促进装备制造业的更快发展。

    陆浩强调,要加强对振兴装备制造业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振兴装备制造业的重大意义,加强组织协调工作,进一步研究制定技术改造、土地使用、投融资、政府采购、人才引进等方面的具体扶持政策和措施,为装备制造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要加强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建设,以建立健全选拔任用机制和管理监督机制为重点,探索党管干部同市场选聘企业经营管理者相结合的具体途径和方法,努力创造优秀经营管理人才脱颖而出和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要以务实的精神抓好工作落实。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学习,掌握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基本知识,熟悉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关注发展的趋势和走向,捕捉每一个发展机遇,不断提高指导和推动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本领。

    徐守盛在讲话中指出,陆浩书记的重要讲话,全面分析了甘肃省振兴装备制造业面临的形势,强调了振兴装备制造业需要把握的几个重大问题,并就加强组织领导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对于全面实施甘肃省振兴装备制造业行动计划、推进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要深刻理解,全面领会,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徐守盛强调,实施“装备制造业行动计划”,具体要把握好“六个必须”:第一,必须立足现有的优势和条件。甘肃省作为西北老工业基地,装备制造业有一定的基础。概括起来,就是“初具规模、区域聚集、产品为主”,但也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企业规模小、发展和技术研发投入不足、部分企业生产设备老化。因此,振兴装备制造业,要发挥比较优势,突出抓好重点产品、重点企业和重点区域。第二,必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装备制造业是一个竞争性很强的产业,要把研制研发技术水平高、市场前景好的产品作为实现振兴发展的重要任务,加大自主创新的力度,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要加快产学研的结合,加快建立一批产学研一体化的行业共性技术研发中心和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服务。第三,必须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要积极推进企业产权多元化,鼓励外资和民营经济参与国有装备制造企业的改制重组;要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形成有利于省外、境外、国外和国有经济以外资本进入装备制造业的投资环境;要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继续精干主体、剥离辅助、分离企业办社会,减轻企业负担;要扩大对外开放,积极采取技术转让、合作开发、联合制造、引进管理和人才等办法,拓展甘肃省装备制造企业与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第四,必须加快人才队伍建设。要拓宽人才选用和培养渠道,完善人才管理方式,加快培育企业经营管理、技术研发人才,建设高素质的技工队伍。要挖掘现有人才的潜力,加强人才队伍的培训,积极引进人才,为振兴装备制造业提供人才支持。第五,必须多渠道增加投入。要用足用活用好国家对企业研发投入实行税前扣除等优惠政策,主动增加资金投入,加快企业技术装备的改造升级。要拓展融资渠道,加快搭建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融资平台,引导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增加对装备制造企业的贷款。要鼓励符合条件的装备制造企业通过改制上市、发行企业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各级政府也要逐步增加对装备制造业的投入。第六,必须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对获得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甘肃名牌产品称号的企业,对引进重大项目的单位或个人,对为甘肃省装备制造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企业家、科研技术人员、营销管理人才,省政府要给予表彰奖励,为振兴甘肃装备制造业创造有利条件,营造良好环境。

    与会代表参观了天水长城开关厂、天水华天微电子有限公司、天水星火机床有限责任公司、天水锻压有限责任公司。天水市、兰州市代表作了大会发言。

    省长助理夏红民、张津梁,省委秘书长孙效东,省政府秘书长姜信治参加了会议。(苟保平)

 
 
 相关链接
· 甘肃"十一五"期间将采取多种措施壮大装备制造业
· 陕西首届中国西部装备制造业发展论坛在西安举行
· 湖北省财政新增预算内资金千万元扶持装备制造业
· “十五”期间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