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大市场的蔬菜产业和畜牧业,面向城市大量输出劳务已成为乐都农民增收的两大支柱。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15元,比上年增长15.23 %。
按照“特色+规模”的发展思路,乐都县把适销对路的特色优质农产品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选择蔬菜、洋芋、紫皮大蒜、苗木、花卉等优势产业作为主导产业,进行重点扶持培育,不断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促进农民增收。目前全县蔬菜、洋芋、大蒜等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达到32.09万亩,占全县播种面积的86.45%,乐都长辣椒、紫皮大蒜、西甜瓜、红樱桃、地膜洋芋等纷纷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
以生产韭菜为主的高庙镇旱地湾村这一段时间正值韭菜产销季,来这里收购韭菜的客商络绎不绝,韭菜收购价格也一路攀升,达到了每斤1.5元以上。农民种植一座韭菜温棚的收入就可以达到5000元。同时,按照“突出牛羊、促进猪禽”的发展思路,利用实施整村推进扶贫项目,大力发展特色畜牧业,推进牛羊、生猪、禽蛋、淡水养鱼生产基地建设,全县建成规模养殖基地16个,畜禽饲养量达到69.67万头(只),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畜牧业方面的收入已占到25%。
乐都县把发展农村劳务经济作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坚持“政府推动、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办法,全年有5862名农村剩余劳动力接受了汽车修理、家政服务、水电焊、电工、保安等十几个专业的培训,累计转移剩余劳动力10.6万人,一年挣回现金3.23亿元。
为适应农村经济的市场化发展,乐都县还在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上下功夫,目前全县发展12个专业协会,入会成员达到3000人,涌现出以农产品销售为主的农村经济人244名,并不断创新服务方式,积极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搭建一家一户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桥梁”,对组织和带动农民增加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作者 孙世成)